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西安思源学院临清百代先贤王岩叟 北宋三元榜首-说临清

全部文章 admin 2014-05-18 513 次浏览
临清百代先贤王岩叟 北宋三元榜首-说临清

广告、交流、合作,请加微信:lqh2016999

京杭大运河贯穿华夏南北大地,昼夜不息的推动着春秋的更替。大运河之水绵延流淌到了北宋,见证了这时代的辉煌。北宋,一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在这样的观念中读书及第是每个书生为之努力的梦想,数十年皓首穷经为折得桂冠,荣耀乡里进而治国、平天下。在取试中高中状元已是人中龙凤,“三元榜首”者更是凤毛麟角。然在大运河德泽的清平(今山东临清)有一读书之人在乡举、省试、廷对中连中三元,这便是王岩叟。
王岩叟(约1043—1093),字彦霖,宋代大名清平(今临清金郝庄杜洼村)人。 历官监察御史、左司谏兼权给事中、侍御史枢密都承旨、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等职,是北宋元祐年间的执政大臣之一。王岩叟十几岁时,乡举、省试、廷对都是第一名。调任栾城主簿、泾州推官,刚两个月,听说弟弟死去,弃官归养。
熙宁年中,韩琦留守北京,认为王岩叟贤能,征召为管勾国子监。
哲宗即皇帝位,因韩琦推荐为监察御史。到任第二天,就上书论社稷安危的大计,听取谏言任用贤能,不能因为小利失去民心。
升左司谏兼权给事中。当时一同任命执政大臣中有与时望不相协调的人,王岩叟立即上疏进谏。奏疏共八次进呈,此命终于停止。
升任侍御史。两省正言空缺很久,王岩叟上疏希望多进用正直的人以壮大本朝。
因张舜民事件的牵连,改任起居舍人,没有到任,以直贤院的身份知齐州。第二年,又以起居舍人召用。
升任权吏部侍郎、天章阁待制、枢密都承旨。
授任中书舍人水浒少年2,
再任枢密都承旨、权知开封府。
授任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入朝辞谢,太皇太后说:“知道你的才能声望,所以不按常例越级任用。”王岩叟再次拜谢。
宰相刘挚被御史郑雍所攻击,王岩叟接连上疏议论救助。刘挚离开相位,御史就指责王岩叟为朋党,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郑州。
第二年,王岩叟移任河阳,几个月后去世,终年五十一岁。赠左正议大夫。
“吾寒心栗齿,忧在不测,公(王岩叟)处之自如,至于再三,或累十数章,必行其言而后已。”
——司马光
王岩叟以正直敢言,进谏无隐、勤政为民、刚直不阿的形象塑造了一个大义的文人,这种风骨外化为翰墨,亦能体现其秉性与涵养,照耀千古,百世追摹。先贤王岩叟传世墨迹有《秋暑帖》、《与知府安抚左丞资政札》、《与给事淳夫侍讲札》,其中《秋暑帖》刻入了乾隆的三希堂法帖浩劫妙冤家。今以王岩叟存世的书札彰显先贤翰墨之风采,亦为吾辈后学之典范。

《与给事淳夫侍讲札》,纸本,222.0×29.0 cm

《秋暑帖》,26*38.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贴行笔老健,丰润端稳,宋人尚意之风采,溢于起收之间。

《秋暑帖》局部

《秋暑帖》局部
《秋暑帖》局部

追寻元祐 尺素俱寄
——王岩叟元祐执政时期文人书札赏析
如果将时间定格到北宋元祐时期,临清的三元榜首、大宋名臣王岩叟离世。此时更为世人所熟知的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党争硝烟渐渐地消散,旧党重新掌权。历史便在这样的变动中滚滚前行,它似乎无心关注事件对错,而是把更多的思考、评说留给了后人旧情也绵绵。后世无论如何的悲愤、惋惜、感叹,时光已把过去封存,将恒古不变。时间封存的是过往,却封存不住此间文人的精彩,随时间流入历史,让后世千古赞叹。

北宋元祐,一个风云时代。一块《元祐党人碑》背负着上面的309个人名,静观并记述了时代的风起云涌和碑上每个人的过往。今天来看他们个个堪称撑起一个时代的脊梁,风采卓然,王岩叟便是其中的一员科教园注会。在刻碑之时好似是这309人的不幸,但不幸只是暂时的悲愤,成全的确是每个人的千古。经历元祐时期的文人巨匠可谓洋洋大观,如王岩叟、文彦博、苏洵、苏轼、苏辙、司马光、王安石、黄庭坚、秦观、沈括、米芾等等。他们在时代的过往中遗留下的是残缺不全的影子和散落在文字中的只言片语,供我们畅想。信札——一个北宋文人的日常,但到今日已存世无几,它亦如诗词歌赋也足以让后人建构一个元祐文人的丰满形象。今以临清先贤王岩叟为契点,以存世的作品来领略元祐文人的手札的风范,遥想每位巨匠之倜傥。
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国安队刊,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刘万龙。历仕仁、英、神、哲四帝,出将入相,有五十年之久。任职期间,秉公执法,世人尊称为贤相。工书善墨翰,结字疏宕闲雅,笔法清劲,笔势飞动,蕴藉凝重,冯天魁颇有唐人风致。

《内翰帖》 , 26.4×43.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狼厅。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其书法如其文,强调“得乎吾心”,亦如其诗词,古朴苍劲,精深有味。

《道中帖》,35.3*53.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此幅以工整小楷书写,结体端正严谨,横竖之间隐约可见隶书波磔之美。

《天圣帖》,30.3*48.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江南京华梦。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其书法清劲峭拔,飘飘不凡。

《过从帖》,26*32.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世称苏的书法之美乃“妙在藏锋”、“淳古道劲”、“体度庄安,气象雍裕”、“藏巧于拙”。

《获见帖》,27.7*38.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电光美人,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号颖滨遗老。与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宋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书法受其兄苏轼和黄庭坚影响,有秀杰深醇之气。

《晴暖帖》,24.9*19.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书法自成一体,名列宋四家之一。

《致立之承奉帖》,27.1*43.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1051-1107)西安思源学院,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时人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自号鹿门居士。北宋著名书法家、鉴定家、画家、收藏家山噪鹛。米芾原籍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书法深得二王遗风,飘逸俊朗,为宋时尚意之代表。

《公议帖》,33.3*4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END--

文章:管克阔
1987年生,山东临清人。2007年-2011年攻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2011年-2014年攻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2015年攻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师,宋代山水研修项目负责人。
整理:梁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