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迅雷白金中风,针药大师告诉您这么治!-悦读中医

全部文章 admin 2018-05-29 344 次浏览
中风,针药大师告诉您这么治!-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很多电视剧中都会设计一个中风的情景,或是一次激烈的争吵,或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打击,甚至是毫无缘由地,就中风了!突然间昏迷扑倒,往往吓得周边人一身冷汗!中风,看似悄无声息地就来了,而且让人猝不及防,其实还是有些征兆的!面对中风,该如何治疗呢?不妨听听针药大师高凤桐的论治方法!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各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
《黄帝内经》虽未明确提出中风病名,但所记述的“大厥”“薄厥”“仆击”“偏枯”“风痱”等病证宝庆路19号,与中风病在卒中昏迷期和后遗症期的一些临床表现相似。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也有一定认识,如《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个人的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等有关,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还明确指出中风的病变部位在头部,是由气血逆而不降所致,如《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
中风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西医所称的脑血管病相似徐志雷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型,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参考下述内容辨证论治。
【临床表现】
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所引起的脑髓神机受损是中风病的证候特征。其主症为神昏、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或不语、口舌斜、偏身麻木。次症见头痛、眩晕、呕吐、二便失禁或不通、烦躁、抽搐、痰多、呃逆。舌象可表现为舌强、舌歪、舌卷,舌质暗红或红绛,舌有瘀点、瘀斑;苔薄白、白腻、黄或黄腻;脉象多弦,或弦滑、弦细,或结或代等。1神昏
初起即可见,轻者神思恍惚、迷蒙、嗜睡,重者昏迷或昏愦。迅雷白金有的病人起病时神清,数日后渐见神昏。多数神昏病人常伴有谵妄、躁扰不宁等症状。2半身不遂
轻者仅见偏身肢体力弱或活动不利,重者则完全瘫痪。有单个肢体力弱或瘫痪者,也有一侧肢体瘫痪不遂者。病人起病可仅为偏身力弱,而进行性加重,直至瘫痪不遂;或起病即见偏身瘫痪。急性期,病人半身不遂多见患肢松懈瘫软,少数为肢体强痉拘急;后遗症期,多遗有患肢强痉挛缩,尤以手指关节僵硬、屈伸不利最为严重。3口舌斜
多与半身不遂共见,伸舌时多歪向瘫痪侧肢体,常伴流涎。4言语謇涩或不语
轻者,仅见言语迟缓不利,吐字不清,患者自觉舌体发僵;重者不语。部分患者在病发之前,常伴有一时性的言语不利决战华岩寺,旋即恢复正常。
本病发病前常有先兆症状,如素有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甚则晕厥,一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若骤然内风旋动,痰火交织发病者,于急性期可出现呕血、便血、壮热、喘促、顽固性呃逆,甚至厥而不复,瞳孔或大或小,病情危笃,多难救治。
【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
(1)了解病史及先兆:中老年人,平素体质虚衰或素有形肥体丰,而常表现有眩晕、头痛,或一过性肢麻、口舌斜、言语謇涩。多有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等诱因。若急性起病,以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为首发症状者一般诊断不难;但若起病即见神志障碍者,则需深入了解病史和体检。
(2)辨中经络与中脏腑:临床按脑髓神机受损的程度与有无神识昏蒙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型。两者根本区别在于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中脏腑则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或迷蒙为主症,并常遗留后遗症。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
(3)明辨病性:中风病性为本虚标实。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根据临床表现注意辨别病性属火、风、痰、血的不同。平素性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发病后甚或项背身热,躁扰不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则多属火热为患;若素有头痛、眩晕等症,突然出现半身不遂,甚或神昏、抽搐、肢体痉强拘急,属内风动越;素来形肥体丰,病后咳痰较多或神昏,喉中痰鸣,舌苔白腻,属痰浊壅盛为患;若素有头痛,痛势较剧,舌质紫暗,多属瘀血为患。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表现为气阴不足唐朝绮丽男,阳气虚衰。如肢体瘫痪,手足肿胀,口角流涎,气短自汗,多属气虚;若兼有畏寒肢冷,为阳气虚衰的表现;若兼有心烦少寐,口干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多属阴虚内热。
(4)辨闭证、脱证:闭者,邪气内闭清窍,症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痉强,属实证。根据有无热象,又有阳闭、阴闭之分。阳闭为痰热闭阻清窍,症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数;阴闭为湿痰内闭清窍,症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象沉滑或缓。阳闭和阴闭可相互转化,当依据临床表现、舌象、脉象的变化综合判断。脱证是五脏真阳散脱于外,症见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为中风危候。另外,临床上尚有内闭清窍未开而外脱虚象已露,即所谓“内闭外脱”者,此时往往是疾病安危演变的关键时机,应引起高度重视。
(5)辨病势顺逆:临床注意辨察病人之“神”,尤其是神志和瞳孔的变化。中脏腑者,起病即现昏愦无知,多为实邪闭窍,病位深,病情重。如病人渐至神昏,瞳孔变化,甚至呕吐、头痛、项强者,说明正气渐衰,邪气日盛,病情加重。先中脏腑,如神志逐渐转清,半身不遂未再加重或有恢复者,病由重转轻,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目不能视,或瞳孔大小不等,或突见呃逆频频,或突然昏愦、四肢抽搐不已,或背腹骤然灼热而四肢发凉及至手足厥逆,或见戴阳及呕血症,均属病势逆转,难以挽救。
高老认为:中风病原因甚多,一般不外风、痰、火、气四种。但患者多属老年,由于身体各部机能衰退,往往气机失调,经络循行不畅,复因体胖痰火过盛,皆易窍闭络阻而成此病;素日嗜酒肥甘、好暴怒大急等,皆为本病的重要诱因。
2辨证治疗
(1)中风轻症
单纯呈现口眼歪斜,多为一侧颜面诸肌不能随意运动,眼睑闭合不全,口不能紧闭,偶有舌斜、嗅味觉减退等症。治宜散风活血通络。>>>>
针灸
取穴:风池、合谷、地仓、颊车、丝竹空。钟若涵舌斜、嗅味觉减退者加针迎香、人中等。
手法:按左泻右、右泻左之法,主针患侧用泻法,配针健侧用补法。刺之较浅为宜。留针30分钟或1小时。>>>>
药物
处方:白附子6g,僵蚕6g,全蝎3g,荆芥穗6g,白芷6g。水煎服,兑黄酒60g为引。
本证多为睡卧当风而得,主要伤于络脉,病变最浅,故宜浅刺。主针患侧用泻法,系祛邪外解之意;若病情较久,应配针健侧用补法,是为扶正而祛邪。取局部穴能活血通络,风池可散风邪,合谷是治颜面疾患之要穴,刺时应以虎口处(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交汇处向指尖方向旁开0.5寸)进针,斜向第二掌骨桡侧缘中点处入针1.5寸;若患者过分紧张或体虚畏针,亦可单纯灸患侧颊车、地仓二穴各5壮方永刚,效果亦多佳良。病之初起,每日针灸1次,5~10次即可痊愈。若残存部分症状,继续治疗效果不显著者,可停针休息十数日或更长的时间,再为针治,皆能迅速好转。若口,伴有舌斜、嗅味觉障碍等症者,其病变较深,有时亦属内风所伤,此种情况治疗效果较慢,需长时间治疗为妥。中风轻症单纯针灸治疗效果很好,一般情况下不必配合药物;若患者不愿针灸,可采用上方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2)中风重症
口眼斜,半身不遂,或言语不利等症,但意识清楚,神色不脱,舌苔黄,脉弦。治宜养血通经活络魏征斩龙。>>>>
针灸
取穴:半身不遂取肩髃、曲池、合谷、环跳、阳陵泉、绝骨;口眼斜加针攒竹、地仓、颊车;言语不利加风池、哑门;若病久体虚加大椎、大杼、关元、足三里。
手法:先针健侧用泻法,后针患侧用补法,留针30分钟到1小时。>>>>
药物
处方:当归12g,川芎6g,赤芍9g,桑枝30g,桑寄生12g,续断9g,牛膝9g,杜仲9g。若头晕、面赤、心烦、脉弦硬者,加天麻9g,生石膏15g;言语不利者,加石菖蒲9g,远志9g;便秘加清宁片9g。
中风重症多属中风险症缓解后的表现,故又称中风后遗症。如病程较短,体壮脉实,口眼斜,半身不遂,伴有语言不利、痰多流涎等症二重螺旋,则应在养血通络的基础上,佐以清热、化痰之法,加针内关、丰隆等穴,方中加入天竺黄、竹茹、川贝母等品。若病程较久,体虚脉弱,经过各种方法治疗,仍有半身不遂,甚或肢体萎缩等症者,应佐以养血益肾之法。针灸多用曲池、足三里、大椎、大杼、关元、绝骨等穴打雪仗的英文。药物则以熟地黄、当归、川芎、赤芍、桑寄生、续断、牛膝、杜仲为主,气虚者加人参、黄芪朽木充栋梁。该症以针刺治疗为主,年高体虚者可单纯用灸治或药物治疗;若病情缠绵、久治不愈者,宜针药并用,针刺患部穴,通经络祛余邪,用药物补脾胃调气血。因患者主要表现半身不遂,故每次取一侧穴,交替使用,一般先刺健侧用泻法,后针患侧用补法,是谓“泻之有余,补其不足,以调平衡”之法。本证预后尚好,一般需3~6个月时间,才能逐渐恢复。
(3)中风险症
主要表现为闭证或脱证,绝大部分突然发作,病情危笃。因而应迅速辨证,果断施治。
①闭证
神志昏迷,牙关紧闭、舌强难言,喉中有痰,呼吸气急,烦躁不安,目赤面红,无汗或有发热,两手握固,二便不通,并有半身不遂,口眼斜,舌苔黄燥,脉象弦数或沉滞。治宜通关开窍,疏风清热。>>>>
针灸
取穴:手足十二井穴、人中、风府、哑门、百会、颊车、合谷、肩髃、曲池、涌泉。二便不通加足三里、三阴交。
手法:人中用补法,其余诸穴用泻法,不留针或留针10分钟。>>>>
药物
先用“通关散”0.9g吹入鼻腔取嚏,用乌梅肉、胆南星、细辛等量和匀,擦牙以开牙关。
处方:石菖蒲6g,郁金6g,川贝母9g,胆南星6g,橘红6g,远志6g,法半夏9g,竹沥24g。大便秘结加大黄9g。上药煎汤化服苏合香丸,每次一丸。若烦躁不安,目赤面红,痰盛者用局方至宝丹,轻者用牛黄清心丸火墓贵妇 ,年老气衰者则用再造丸。
②脱证
神昏不语,口开唇缓不收,流口水,目闭无力,瞳神散大,喉中痰如拉锯声,呼吸无力而不匀,面色无神,汗多甚或汗出如油,双手撒开,二便失禁,并有口眼斜,半身不遂,舌苔薄白,脉象沉细或虚大而不规则。治宜回阳固脱。>>>>
针灸
取穴:关元、气海、合谷、足三里、肾俞、命门。
手法:宜单纯灸治,先灸关元、气海各15~20壮,以补元气,然后视病情转机酌灸他穴。>>>>
药物
处方:熟地黄12g,巴戟天12g,山茱萸12g,肉苁蓉12g,鲜石斛15g,麦冬12g,茯苓15g,远志9g,白芍9g,生姜3g,甘草6g,人参6g,附子6g。若病情危笃刻不容缓,则先用独参汤频频内服。
中风险症及时处理非常重要,不可延误时机,更不可过多地移动病人。若此时病情得能缓解,就有恢复之希望。但闭、脱之证,原为一实一虚,治疗方法截然不同。该症多为先闭而脱,凡见面红目赤、烦躁不安、脉弦数或沉滞,应急按闭证施治,虽有时亦可并见两手撒开、二便失禁等部分脱象,但也可本着先开窍后固脱之法,先用圆利针补人中,泻风府、合谷、涌泉以提插强刺之,若体质强壮者可用三棱针刺十二井穴放血。在一般情况下,针后多知痛回避,意识转清,此时应快速投以清热、化痰、开窍之药。若经上述治疗患者毫无反应,宜再审脉象。凡脉象沉细或虚大而不规则,面部肌肉弛缓无神者,皆应按脱证施治,以回阳固脱。其最便捷而有效的方法是隔姜灸关元、气海各15~20壮。无论闭证或脱证的治疗,皆应先针灸随后用药,针药并用不可偏废,尤其针灸见效就在当时,故不可墨守成法,必须随时审察体征、脉象,灵活施治。经验证明,闭证虽险而预后尚好,脱证最危则多不良。
(4)中风先兆
头晕而重,肢体麻木,周身无力,性格急躁,重则半身麻木,行动不便,言语不利,舌苔微黄,脉象多弦。治宜平肝降逆,化痰通络。>>>>
针灸
取穴:风池、肩髃、曲池、合谷、足三里、丰隆、阳陵泉、太冲。言语不利加风府、哑门。
手法:宜用泻法,留针1小时。>>>>
药物
处方:天麻9g,钩藤9g,旋覆花9g,代赭石24g,生石决明30g,清半夏9g,川贝母9g,竹茹9g周继先,桑寄生15g,牛膝12g,藕节12g。
本证针灸治疗以调阳明为主,故多用手足阳明经穴位调气降痰,次用厥阴、少阳经穴平肝降逆。每次取穴应以一侧为主,交替使用。药物用平肝降逆、化痰通络之品,前方可随症加减。有些患者往往并发便秘,这是由于内有郁热所致,此时必须注意通便,使其大便经常保持通畅,针灸可重用阳陵泉、丰隆,药物宜加入清宁片、瓜蒌仁、冬瓜仁等。若病情缠绵,则多上盛下虚,除针灸如前法外,药物可加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知母等。
另外,还要注意患者饮食起居的指导,如安静舒适的环境,积极主动的治疗,戒忿怒、寡嗜欲、食素淡、忌辛辣,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疗养方针。本病初期宜针药并用,待症状大部分消失后,则可单纯针灸宋濂传,隔日治疗一次。若能坚持治疗,确有预防卒中的效果。
【预防与调摄】
中风病的预防,在于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慎起居是指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适度,重视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节饮食是指避免过食肥甘厚味、烟酒及辛辣刺激食品;远房帏是指节制性生活;调情志是指经常保持心情舒畅重生成妖,稳定情绪,避免七情伤害。
重视先兆症的观察并积极进行治疗是预防中风病发生的关键。加强护理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环节。急性期病人宜卧床休息,尤其是中脏腑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重点注意神志、瞳神、气息、脉象等情况,以了解闭、脱的转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和肠道的通畅;防止肺部、口腔、皮肤、会阴等部位感染。语言不利者,宜加强语言训练,循序渐进。病情稳定后,可配合推拿及功能训练,并指导病人自我锻炼,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针药大师:高凤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田从豁、林海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戳原文,一键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