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乡村记忆|古文化名村河崖头——薛东升-临淄信息
不祈隋珠与和壁 只祈乡关新信息
■及时|准确|全面|价值|情怀|声音■
乡音亘古今,乡愁暖人心
临淄人的乡愁记忆
不仅在山水、人文、民俗
也在那忘不掉的老故事
和悠悠情韵
古文化名村河崖头
丨薛东升丨
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
河崖头,明代以前由赵氏立村,初名仁合寨。因东临淄河,位于地势高亢的崖头之上,人们习惯呼之为“河崖头”,久之,仁合寨之名便被人们遗忘唐牙科,称之为“河崖头”了。我小的时候,和小伙伴们在村围子墙和东、西寨门残垣遗迹上玩耍,还依稀记得村庄四周的轮廓。从前,村只有东、西两个寨门,村街两边有许多家店铺。东寨门外、大崖头下面,是淄河古渡头,为河东至河西的通道。我们村在淄河的拐弯处,河北边有我们村的土地。生产队的时候,我们用胶皮小车往村里推地瓜,推玉米,必须用大黄牛将车拉上大崖头,想来也很有趣。现今,人们还是称原来这两座寨门所在的地方为东寨门、西寨门。
淄水碧如青罗带,我们村便是镶嵌在青罗带上的明珠二桃杀三士,是那样美丽。
春天里,淄河两岸的柳丝缀满了嫩黄的尖芽儿,淡淡柳烟,丝绦摇拽,绒绒柳絮,满天飞舞。杏花、桃花开了,艳丽芬芳,白的、红的、粉红的穿插在嫩柳之间。燕子呢喃在这水墨淡清的国画中穿行。那座精巧别致的小木桥,伸出腿脚,坚定不移的站在河底清木场俊介,伸平臂膀,让行人稳稳的通行。
暖阳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河水清澈见底,五颜六色的石子,历历在目月落倾世。自由自在的鱼儿河南曲剧哭戏,摇头摆尾,穿行在水草中,有红翅子、麦穗子、沙麻头、小鲫鱼、小青鱼、小草鱼,还有头顶长着尖刺的嘎咬鱼……
青蛙、小虾、泥鳅、大螃蟹、蛤蜊、大老鳖、野鸭子、鸬鹚怎么去雷神岛,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鸟,还有农家的大白鹅和旱鸭子。在洁白松软的沙滩上奔跑着尾巴很短的鹌鹑鸟,以及一群群戏水的孩子们,把淄河闹的沸沸扬扬、熙熙攘攘、热热闹闹。
河边的水草千姿百态。最多的是河菠菜,碧绿碧绿的长满河边水中,芡实、芦苇、茅根、荇菜、水荸荠、频草、蓑草、水藻、菖蒲、野薄荷,不知名的水草还有很多很多。
夏日新雕英雄传,水边蛙鼓,柳间蝉鸣,虽赤日炎炎,却没有炽热的感觉。
秋天,风吹河中芦苇,摇荡着穗穗芦花茂县吧。水草结出籽,准备繁衍自已的后代。河岸边的野葡萄紫了,河汊中的莲蓬黄了,水中的菱角饱成了,我们把它们采回家。秋高气爽,秋风凉凉,秋虫唧唧,燕子开始飞回南方的家。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我们在河冰上打滑溜。
更使我骄傲和自豪的是,我们村到处是古文化遗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营丘故城遗址
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因首功被封于齐,建都营丘,即此。
村西南200米处,有一片地层复杂的高地,呈正方形,高出地面4~5米,四面有三层台阶,最低层台阶边长约300米,占地约9万平方米,人们把此高地称为韩信岭。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汉四年(公元前203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农场工艺2,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韩信称齐王后,筑宫于此,故后世称之为“韩信岭”餐厅服务员服务流程,又名“韩信宅”。
韩信岭
东汉建武三年(27年)导盲犬珍妮,齐王张步谋反,据守临淄城。建武五年(29年),汉光武帝刘秀派大将耿弇讨伐。张弇用声东击西战术,扬言进攻西安(今高阳故城),实则进攻临淄,连克临淄、西安。汉光武帝至临淄劳大将耿弇军,赞赏耿弇“有志者事竟成”,亦在“韩信岭”一带。
经钻探试掘,“韩信岭”发现西周晚期、春秋、战国至汉代的文化层,厚度一般3~4米,往往有4~5层堆积。并有居住、冶铁、炼铜、制骨等遗迹存在李雪露。曾出土过商末周初的陶器,有素面袋足鬲、红陶瘪裆鬲、陶簋等。是齐国故城内文化堆积最早、最厚、最复杂之处。专家认为,此处是临淄齐故城中,年代最早的地方。
使我村蜚声中外的是闻名遐迩的东周墓殉马坑,现已建为中国临淄东周殉马馆。
1982年东周墓殉马坑展厅建设现场
我村村西为西周、春秋时期姜齐贵族的墓葬区,已探出大、中型墓20余座。1964年,山东省文化局临淄文物工作队,在五号墓周围,马翠霞发现了大规模的殉马坑。
五号大墓,墓室南北长26.3米,东西宽23.35米,墓残深3.6米。椁室用自然石块砌垒,器物库位于椁室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挖掘清理,发现多次被盗,随葬品荡然无存。器物库只有残存铜锈、漆片和遍布库底的朱砂。在距椁底上三米处的填土中,发现狗骨30具,猪骨2具,家禽骨6具。
殉马坑位于该墓的东、西、北三面,成曲尺形。东西各长70米,北面为75米,全长215米,宽5米,东面在明清时期修村围子墙时被毁。1964年,发掘了北面54米,发现殉马145匹,文革期间回填。1972年,又发掘清理了西面南端30米,发现殉马83匹。据此排列密度推算,全部殉马当在600匹上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所见空前。经山东省考古研究所鉴定,殉马全系壮年马,是被处死后严慧明,人工排列而成。马分两行,井然有序。马头向外樱花红破,昂首侧卧作奔跑状,排列在最前面的五匹,颈系有铜铃,呈临战威姿。据分析,当时已有麻醉术,若不然,马被处死后,马尸会很快僵硬,人工不可能排列得如此整齐有序。在发掘中发现,殉马坑打破了西周晚期的居住遗址,而本身又被战国时的遗址打破。以此推知,殉马坑的年代当属春秋时期。
在姜氏统治的王族世系中,自齐桓公小白之后,唯齐景公执政时间长达58年,又得以晏婴辅佐,政权基本稳定,与邻国关系也尚安宁,出现了较长的承平局面。《论语?季氏篇》有“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的记载。《史记?齐太公世家》也云:齐景公后期“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据此,山东省考古研究所研究考证,五号墓及其殉马坑是齐国第二十六任君主齐景公之墓。
东周驯马馆展厅(王统武摄)
1982年,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市、区政府拨款,临淄区文化、文物部门于西面南端就地建起了殉马坑展厅,建筑面积760余平方米,在36.5米的坑道中展出殉马106匹,采取了防腐、防风化等保护措施,建成了中国临淄东周殉马馆。开馆以来,多位国家领导人、外国友人来参观,中、外游客络绎不绝。著名的绘画大师刘海粟先生来此参观后,即席挥毫写下了“殉马奇迹天下无”的赞语。
由于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文化、文物部门努力工作,大力宣传、落实《国家文物保护法》,我村的村民对保护古文化遗迹和文物的意识大有提高郑豪泳 。从前每逢天下大雨钱引安,外村人是往家跑,我们村人是向外跑,去拣大雨冲刷出来的古董。如今我村人都自觉保护古文化遗迹,拣到文物主动献给国家。
1964年,我村村东,淄河西岸一处土崖塌陷,发现青铜盂及簋、壶等铜器十二件。村人报告临淄县文化馆,由文化馆收存,1975年移交临淄区文物管理所傅艺敏。此盂,是山东省出土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同年,在我村出土了一件人形足敦。半圆形,深腹,两侧各有一环耳,人形足,作跪状,双手置于膝上。盖微诺亦腾隆,上有四个环钮。腹、盖饰谷纹与蟠蛇纹,上涂绿色,底有烟炱痕,系春秋时期的炊具。在我村还出土过青铜钟、轮式盖钮鼎、瓿、半两钱范等,都是国家一、二级文物。
人形足铜敦 春秋时期食器,出土于今齐都镇河崖头村
殉马馆北面还有一座明、清时期的修真观,老人们说斑驳病,此观鼎盛时住有十余个道士。在我小的时候,也只剩下石台级、瓦砾和断壁残垣。
我村的古文化遗迹还有很多很多,篇幅有限,不能赘述。古文化遗迹和文物是不能再生的国家资源。我衷心祝愿我村的父老乡亲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和文化、文物部门一起将古文化遗迹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为子孙后代造福。
政协临淄区委员会
《临淄乡村记忆》编委会授权发布
Linzixinxi▏一个有声音的公众号
临淄信息 微信号:linzixinxi
Tel:0533-7210358
Email:lzqwxxk@163.com
临淄信息之家:QQ:125396053
微信群:临淄党委信息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