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讯】无人机不能无人管-昆明铁警
2013年,北京国遥星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没有航拍资质、未申请空域、未申报飞行任务的情况下,操作无人机进行航空测绘,导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多架次民航飞机避让、延误,直接经济损失约10万元。
2015年4月,北京市平谷区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北京国遥星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牛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
这一案例也成为国内首个因无人机“黑飞”而被判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案例。
针无双头利凡卡ppt,蔗无两头甜。国内民用无人机行业井喷式发展的背后,还伴随“黑飞”等风险和隐患。
“黑飞”危害有多大?
今年4月以来,成都、重庆、昆明等地机场连续出现多起无人机“黑飞”,影响了民航客机正常起降,引发广泛关注。
据统计,今年4月份全国航班正常率同比下降3.13个百分点,其中无人机干扰民航客机是重要原因之一。
无人机消费市场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空域管理体系带来了极大挑战。一些无人机使用者对“机场净空区”等航空法律规则意识淡薄,导致了“黑飞”和“扰航”事件频频发生阿信 蛋蛋妹。同时,由于无人机通常由非金属材料制作,目标小,低空、慢速飞行,导致传统雷达无法有效探测,且监管涉及多个环节与部门,存在管控难、防范难、取证难、处置难等问题。
专家表示,目前无人机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起降飞行过程中发生坠落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害,干扰军民飞行器正常起降飞行,航拍偷窥侵犯隐私权、泄露国家机密等。这些隐患或多或少同“黑飞”存在关联。
2017年2月3日,深圳机场有三个航班机组同时报告礼泉天气预报,在飞机起飞或落地过程中发现疑似无人机的不明升空物,威胁飞行安全。空管部门在接报后采取紧急措施,调整进出港航班间隔的同时指挥空中飞机避让,导致多个出港航班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误温度 司溟。
无人机无序飞行极易干扰军民飞行器正常运行,甚至可能酿成飞行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对于无人机“黑飞”的危害,重庆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称,根据相关实验,一只重1.8千克的鸟与一架飞行速度为960公里/小时的大飞机相撞,产生的冲击力比炮弹还大。一般的消费级无人机的重量为1.5千克至150千克,通常由质地坚硬的材料制成,无人机若与高速飞行的飞机相撞,严重时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另外还可能造成地面人身财产安全(坠机落体)等。
据了解,民用无人机飞行限高多在500米,自带摄像头在500米高空可拍摄0.5千米范围的图像,但经过改装的无人机可搭载性能更高的摄像器材,从而获得更加清晰的图像。
此外,由于无人机目标小、速度快、易操控、隐蔽性强,且具有一定的负重能力,加之可随意购买使用,有可能被别有用心人员利用,成为开展非法活动的工具。
专家表示,无人机大量“黑飞”已成为影响无人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死得其所造句。compat
有考照,缺监管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规定,操控重量大于7公斤的无人机进行飞行活动,或飞行范围超过视距内半径500米、相对高度高于120米,应向有关飞行管制部门提出划设临时飞行空域的申请,经批准后方可飞行宫洺喜欢谁。
据介绍,国内进行无人机飞行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操作人员具有无人机驾驶执照;军方审批的合法空域;申报民航飞行计划。
关于无人机驾驶员的资质认证问题,根据中国民航局2015年发布的《关于民用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目前视距范围内运行的空机重量大于7公斤的无人机以及在隔离空域内超视距运行的无人机,其驾驶员的资质管理由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负责。
AOPA执行秘书长柯玉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吹沙填海,2016年,国内无人机驾驶员需求总量为10万左右,但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我国民用无人机的数量超过2万架,与此同时,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总数为10255个,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总数为10255个,这些持证人员主要分布在各民用无人机生产研发企业、相关应用单位以及大专院校等。
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人没有拿到无人机驾照,处于无证”黑飞”的状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重庆市操作无人机飞行的人员约有1.3万人,且逐年上升,而拥有无人机驾驶执照的仅有230人左右。且绝大部分无照无人机使用者在室外操作时都实现了视距外飞行。
受访者认为,考取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费用不菲以及缺乏监管是导致驾驶员认证数量不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透露,以目前最常见的多旋翼无人机为例,驾驶员培训费在八九千元,高级操作员培训费为一万元左右。
对于一些熟悉无人机操作的驾驶员来说,短则几天就能熟练操作的驾驶技巧,又何必再去花大价钱去培训呢?但不培训,通过资质认证所需要的理论课有难度。
个人难以申请空域
根据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出台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我国将真高1000米(含)以下的低空空域划分为管制空域、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三个种类。空域管理部门依照具体空域类型来分别接受航空用户的申请、报备飞行计划,实施管制指挥、监视飞行动态、提供航空情报服务等管理措施。
2014年,在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上,有关部门表示,我国已经在长春、广州、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昆明、重庆等飞行管制分区开展了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并计划于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放低空管制,但截至目前,尚未传出有关低空空域开放的消息。
对于无人机飞行审批,重庆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的相关规定,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应当向飞行管制部门提出飞行计划申请,经批准后实施。重庆市临时空域申请部门为西部战区空军参谋部航空管制处;飞行计划申请部门为民航重庆空中交通管理分局鲁冰花简谱。
可问题在于,低空飞行活动还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等法律法规。按照我国目前的飞行器管理制度,空域使用必须经过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空管委)批准,且飞行申请必须由单位提出,不接受个人申请,每次在管制空域内飞行时,还要在飞行前1天15时前向管制单位提交申请,批准后第二日方可以实施。
“很显然,对也已存在的大量的个人玩家来说尚道上学去,这样的规定缺乏实际可操作性。”业内人士坦言。于是,随时随地可以飞的无人机便成为常态,关键在于,多数时候,飞了也就飞了血玺金刀,有多少“黑飞”得到干预了呢?
“只要不在机场、监狱、重要军事设施等敏感区域附近驾驶无人机,几乎很难被人发现,就算是发生坠落伤人或影响其他军民飞行器正常飞行的事故,如没被当场抓获,便可逃避法律法规制裁。”这是很多无人机爱好者之间公认的事实。
“有时候我们‘黑飞’也属无奈。”航拍摄影爱好者抱怨,个人难以申请空域是“黑飞”的主要原因。
如何界定“黑飞”,重庆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向国家飞行管制部门提出临时空域和飞行计划申请,或未按照批准的飞行计划实施的无人机违规飞行均为“黑飞”飘摇吉他谱。
值得一提的是,蔡紫芬中国民航局2016年9月出台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规定,机场净空保护区以外、民用航空使用与范围以内,飞行高度120米以下,水平距离500米以内,空机重量7公斤以下的无人驾驶航空器,昼间在视距内的飞行活动,对其他航空器安全影响较小,在不影响地面人员和设施安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专门评估和管理,由运营人保证其飞行安全。
据了解,目前,国内开展无人机航拍测绘、测量扫描等操作空间上限为离地高度500米左右宫哲兵,消费级无人机使用空域多集中在离地高度200米以内,中国民航局新出台的上述办法,细化了无人机在民用空域范围内的使用规范,有利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国务院2016年5月出台的《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提出了在未来要进一步扩大低空空域开放、优化飞行服务、提高审批效率,这对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也是利好。
受访专家表示,还希望有关部门能继续细化管理细则,对无人机空域使用的程序审批、管理规定、适航标准、处罚规定等核心问题予以明确,以逐步解决无人机”黑飞”问题。
在法律框架下推动无人机产业良性发展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柯玉宝表示,随着科技发展,无人机发展迅猛,已经从少数人专有发展成为一个新兴行业。
数据显示,仅2014年,中国民用无人机行业就占据全球超过8成的市场份额。2015年,深圳出口的无人机总额达到30.9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7.2倍。目前,我国从事无人机生产的企业超过400家盲派金口诀,占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市场份额超过70%。民用无人机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可以和发达国家掰手腕的产业。
从国内市场需求看,消费级民用无人机商业价值凸显,预计未来5年消费级民用无人机复合增长率(即一项投资在特定时期内的年度增长率)将保持在20%左右,这会导致投资人和资本争相涌入,消费级民用无人机市场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
“与井喷式发展的无人机市场相比,相关立法存在缺失、监管措施比较滞后。”中国民航大学副研究员刘晓山说。
专家表示,监管政策不完善,会加剧无人机的“无序”状态。尽管民航部门陆续颁布《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等规定,但上述规定的内容比较宏观、笼统,对无人机生产、销售、使用各环节没有详细的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特别是对无人机低空空域的飞行活动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进行规范。
以销售环节为例,目前无人机市场缺乏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工商等职能部门对无人机销售环节无法进行有效监管,使用者在购买无人机时也不用进行身份认证。据介绍,一些商家还会私下为使用者提供无人机改造零配件。使用者经过自行改造,便可使无人机的性能大大提升,能够飞得更高、更远。
无人机产业发展,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无人机发展与监管之间的矛盾,应当兼顾公共安全和产业发展友好的原则。
实际上,无人机实名登记规定的出台,让很多人相信无人机“黑飞”现象得到遏制已为时不远。
“在法律框架下推动无人机产业良性发展,需要在不降低现有民航安全水平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有关无人机使用的法律和技术监管机制。”中国民航大学航空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胜军表示,无人机产业的技术性很强,因此,技术手段与法律的融合创新,应是未来无人机监管的努力方向。
2015年底,民航局出台了《轻小型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强调了“无人机云”的重要性。专家表示,未来,监管部门应积极建设和完善无人机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实现无人机与军民航空管系统、公安等部门的实时信息交换。一方面便捷无人机的飞行申请,并为其提供飞行相关服务;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无人机云平台实时监控无人机的飞行动态,并实时采取地理围栏设置、警示、禁区告警等监管策略。
专家表示,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无人机行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和法律的双重护航。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监管手段,同时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责、形成监管合力,才能一方面保障安全,另一方面有利于无人机产业和应用市场的发展。
来源:人民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