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老专栏】部级笔杆子前辈教你写作诀窍,这一回全写清楚了-公务员智库
作者:詹国枢,男,1949年生于四川西昌,汉族,老三届高中生。1969年赴四川会东县下乡插队,后任县文化馆干部、副馆长。197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至1982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学习。后到经济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主任、高级记者、编委委员、副总编辑。2006年到人民日报社工作,任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总编辑(副部级)。现已退休。
老詹小注:前些日子桦南信息港,翻捡旧作,看到人民网传媒频道一篇专访。仔细读了读,还有点意思。啥时候弄的呢?好像是8年前吧,刚从海外版退下,人民网邀我去给年轻同行谈谈体会,有经验,亦有教训,算是资深媒体人肺腑之言吧。如果说老詹搞新闻有什么诀窍的话,这篇访谈,竹筒倒豆子,算是和盘托出了。
新闻十三问
1、詹总,我们知道您很喜欢写博客,为此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称赞博客是“汪洋中一座美丽的小岛”。一件东西能够招人喜欢,总有它的道理。正如您常说的,按照经济学原理,只有满足需求,才有生存价值,才会招人喜欢。那您觉得,博客写作,满足了写博者的什么需求呢?
詹国枢:简单说来,博客写作(詹注:如今,博客已改公号,道理基本相同),主要满足了写博者的三项需求:
一是练笔。写博非常随便,比较轻松,文字也就流畅自然。经常写博,手就不生,再给报纸写文章、写评论,那就快多了,也容易多了。
二是练脑。人的脑子,越用越活,写博必须动脑子,提炼观点,使你的想法往深里走、精里走。所以,多写博客,脑子更灵活,思想更深刻,见解也更犀利。
三是沟通。人是群居动物,不沟通就会孤独、寂寞。博客上了网,沟通无障碍。不但可以在报社内部沟通,还能与过去的同事沟通,与远在家乡的老朋友甚至海外的老同学沟通。
此外,博客还可用作资料库。有些什么想法,随手记下,存放起来,以后使用,非常方便。所以,在报社,开博客的人,越来越多。
2、您曾对年轻人说,希望他们多写博客,因为对搞新闻大有帮助,您甚至说,“博客写得好,不愁没饭吃。”写博客与做新闻有哪些关系呢?
詹国枢:我确实说过,“博客写得好,不愁没饭吃。”理由如下:
其一、当今世界,媒体竞争非常激烈。尤其咱们搞报纸的人,特别担心被网络淘汰。依我看,无论网络如何发达,技术怎样先进,“渠道为王”也好,“技术为王”也罢,九九归一,还是得“内容为王”。因为,这渠道,那技术九酷音乐盒,不都是用来搭载内容的吗?说到底,不也还是要靠内容去取胜,吸引受众,不还得是“内容为王”吗?
其二,既然“内容为王”,我们当记者编辑的,恰恰是做内容的嘛玉都风情网,也就是“信息的采集、加工、评述、整理、发布”。一个能干的记者编辑,就是一个能干的信息采集加工者。所以我曾对海外版年轻人说,你们现在不必想得太多,担心太多,你们要做的,是如何多长本事,扎扎实实提高能力,能够又好又快地采集、加工、评述和整理信息。有了这能力,你就有了立身之本。至于今后发布的渠道是纸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你在这单位还是那单位一小撮世界,并不重要。古人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一条真理。
其三,既然要培养的是自己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那么,开博写博,就是非常好的路径了。善写博者,可以从每天纷繁杂乱的信息汪洋大海中,将有价值的信息拎取(选择)出来(采集),重新表述(加工),加以整理、评点(评论),成为一篇有意思有价值的博文。有了这本事,你这记者编辑,也就算得称职了,当然也就不愁没饭吃了。甭管以后纸媒体存不存在,不都需要能干这活儿的人吗?
所以我说,“博客写得好,不愁没饭吃。”(詹注:公号写得好,不愁没饭吃)
3、您不光开博客,还带头写微博,作为政协委员,两会期间,您以自创的“微博快板书”形式,描写过赵启正、宋祖英、海霞等人,还发了多篇新闻、评论,并在人大开幕现场“微博直播”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您觉得微博在现代新闻报道中有什么优势?以后会扮演什么角色?
詹国枢:微博作为网络写作一种新样式,已经显现出其方便快捷、轻灵生动的优势。尤其可以在手机上随时随地现场发布,这一优势,是其他媒体写作形式所不具备的,因而也是无可替代的。网络时代的一大特点是,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可当记者。
微博的出现,将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我想,今后,或许微博就会扮演这样一个人人都随身携带着的“手机发布者”的角色吧。它将对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参与民主政治的方式带来一个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化。(詹注:如今,微信已取代此一功能。)
4、您曾经在北京大学做过题为《妙手著文章》的讲座。您跟同学们说,大道至简,我今天虽然讲了这么多,但你们只消记住五句话就行了,“一是带着问题写新闻。二是水平高低在选择。三是述评写作三段式。四是言论写作三要素。五是最高境界是通俗”。这五句话,您可以结合自己多年从业经验,跟我们具体讲讲吗?
詹国枢:简单说说吧,第一句话,带着问题写新闻。我认为,这是我们新闻从业者脑子里必须牢牢记住的一个“总纲”。年轻人新分到一新单位,会发现这个记者本事很大,那个记者本事很强。甭管这本事那本事,记者最大的本事,就是提问。无论采访一人物还是一地区,采访之前,都要先问问自己,读者对这个人物、这个地区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写文章前,先设好靶子黄崇旭,再回答问题。问题设计得好,必然回答得好,读者一定爱看,文章不就成功了吗?
举个例子,我老家是四川,在经济日报当副总编时,我分工联系的地方之一,就有四川。每年回川,都要采访省领导,写篇头条文章。写什么呢?当时约好要见省委书记,时间一个小时。我准备了三个问题,一、四川怎么看?二、四川怎么办?三、四川怎么干?这是读者最关心的三个问题珊瑚人。回来后,写了篇《四川三问》,文章产生较大影响。四川同行说,你这三个问题,大家都想知道,也想问,可又不敢直接冒昧去问省委书记,你这三问,真问到点子上了。
再说第二句话,水平高低在选择。人生其实随时都在选择。一篇报道怎么选择的呢?大体可分为五个部分:对象的选择、角度的选择、结构的选择、材料的选择、文体的选择。倘若您能做到每个选择都高出别人哪怕是一点点,最后,整篇文章肯定会比别人高出一筹。
不细说了吧。这五句话,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到网上查一查,当时,新华网曾作过视频录播,可能现在还在网上。搞新闻嘛,各有体会,我说的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吧帕莱塔。
5、您在“企事业报刊编采业务研讨会”上说过,有特点的东西就不会消亡,相较网络而言,报纸虽然时效性差、容量有限、费用较高,但同时却有阅读舒服、携带方便、信息精粹的优势,所以,报纸不会消亡,看来您对报业的未来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詹国枢:没错,我对纸媒体的前途,总体上并不悲观。因为世间万物,只要有特点,具备哪怕一点点方便之处,便会有生存价值。而报纸具备以上三大特点,所以不会消亡,不会被网络打败。
经济学有一条颠扑不破的原理,需求决定价值。即,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价值。我认为,在可以预料的几十年内,虽然不是所有的人,但毕竟还有相当多的人对纸媒还会有需求,所以,报纸不会因网络的兴起而灭亡,就像当年电视没有打败广播,电视兴起电影也不曾消亡一样。
这些天,南非世界杯非常热闹,按说比赛结果,人们从电视、网络和广播中早知道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等着看报纸?这不也证明报纸的无可替代性,证明报纸不会消亡吗?
6、90年代末,以都市报为代表的报业曾经有过井喷式的发展,而之后,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发展,报业在一定程度上迎来了“寒冬”,您认为报纸该如何应对新兴媒体冲击?报网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融合?
詹国枢:报纸因其局限,受到网络极大打击,必然产生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肯定会有相当数量被无情淘汰。这一过程已经开始,将会愈演愈烈。我认为,只有那些懂得积极应变,扬长避短以适应市场的报纸,才能生存下来。
哪些报纸能生存下来呢?换句话说,报纸要采取哪些对策,才能应对这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呢?我分析,今后报纸发展,将有三种趋势:
趋势之一:读者分众化。
读者分众化,就是读者定位的重新细分和明确。具体说来,你这报纸到底是办给哪些人看的?你的这些特定读者,最需要从报纸上获得的究竟是些什么?如何才能更周到更高质量地满足这些“上帝”的种种需求,让他们一旦爱上了你就离不了你?这都是老总们得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问题。
今后,综合性报纸将会按照低端与高端、大众与精英、青年与老年、知识分子与普通百姓、上班途中匆匆一览与晚饭之后细细阅读等不同角度,进行再度分化与归类。专业性报纸则会指向越来越明确,界限越来越分明,会出现一些针对性非常强、业内人士看得津津有味而旁人如读天书、一点儿也不感兴趣的报纸。
趋势之二:内容精致化。
对象不同,需求不同,报纸内容当然也应不同。大体说来,报纸将会从以下几方面扬其所长,实现精致化。
一是做背景。做背景就是抢“第二落点”,即,不但要让人们知道“是什么”,更要让他们搞清楚究竟“为什么”,到底“怎么办”。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二是做深度。主要是指对新闻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即对信息的筛选和加工。在做深度上,报纸的整体质量、水平和格调,必然显现出来,这或许将成为今后报纸竞争的一个焦点。
三是做专题。如果说做深度是对一个个刚刚发生不久的新闻作出筛选加工的话,做专题则是要对人们感兴趣却又一时未能搞清楚的某一类现象、某一种问题或者某一事件、某一人物进行阶段性的梳理和总括。其实这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服务,一种比过去更周到更深入细致的信息服务。三联办的《生活周刊》,就一直很受读者欢迎,不但没受冲击,反而逆势上扬。
四是做服务。分众化后的一些报纸,由于指向明确,受众特殊,很可能不再以新闻取胜而以服务等其他内容见长。
趋势之三:人员精英化。
将来的办报人员,从总编辑、副总编辑、部门主任到编辑、记者,其水平要求必然越来越高,其人员必然越来越精英化。
精英化,既是办一张精致化报纸的必然要求,也是减少人力资源成本以应付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
总编辑或编委会的某一意图,要及时准确地变为现实,需要从执行层到具体编辑记者有能力有水平能够不折不扣地贯彻下去,甚至能够创造性地加以发挥,否则,再好的策划创意也会逐层衰减,甚至打了水漂。
7、最近,看到一则消息,据美国《编辑与出版商》杂志5月25日报道,美国媒体审计机构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自从2007年被新闻集团收购后,《华尔街日报》的读者数量已增长了20%,目前在80多个不同市场领域拥有的读者已逾430万蝶泳教学视频,在全球报业普遍衰退的情况下,《华尔街日报》却逆势上扬,您怎么看这一现象?我们可不可以据此说报业经过“寒冬”后,这是即将迎来“春天”的一个前兆?
詹国枢:这是不是就预示着报业的春天,还不好说。不过,此一现象倒也可以作为报纸不会消亡这一论点的一个有力论据。根据您所提供这一线索,我倒建议我们人民日报战略发展专家组不妨派出人员,到华尔街日报去作作深度调研,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这对我们进一步办好报纸,应对新媒体挑战,绝对大有好处。
8、从杭州“飙车撞人”事件到云南看守所“躲猫猫”事件,从贵州习水“嫖宿幼女”事件到上海“钓鱼”执法事件……越来越多的热点新闻不再是通过传统媒体,而是首先通过网络被迅速炒热、放大,那您作为资深传统媒体人,也作为一名网民,怎么看待网络的这种“曝光”和“监督”功用?
詹国枢:记得在海外版当总编辑时,我曾策划了一组深度报道,题目叫《网络改变世界》,共16篇,几乎每篇都放在头版头条。我认为,二十一世纪如果说人类将发生什么重大改变的话,那就是,网络已经深深地介入人类生活,网络不但改变我们的经济生活,也改变我们的政治生活,甚至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观点及应对策略。
您提到的那些事件潘宏伟,就是这个改变的典型案例。这一趋势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只能去适应它,而不要期望去改变它,更不可能阻止它。
9、3月23日,人民日报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中央关于调整海外版领导班子决定,您在会上发言时说,2006年来到人民日报时,曾送给自己八个字:团结,正派,务实,廉洁,现在自己退下来了,再送给自己四个字:感恩,回报,这么多年的新闻生涯中万晨曦,您最难忘的事是什么?最想感谢的人是谁?
詹国枢:不能忘怀的人和事,确实很多。比如,我的恩师老范,范敬宜,他曾担任经济日报总编辑,是他把我们引到了一条专业办报的道路,教会了我从事新闻工作的本领。我在《恩师老范》一文中曾写道,“回忆新闻从业经历,没有老范提携,哪有老詹今日?”
不能忘记的人,还有经济日报原副总编辑王浩天,是他,在1981年冬前往复旦大学招人,在已经确定人选后,在老同学、我的指导老师家中吃饭,偶然看到我的毕业论文,由文识人,断定“此子可教也”,于是决定调整人员,将我招到北京。我一生的命运,这才发生转变。我曾经以《缘份》为题,写过“师母炒菜的快慢,决定了老詹的命运”,感叹造化的奇妙与无常。
还有经济日报原总编辑杨尚德。在接任老范担任一把手后,对我十分信任,放手使用,给我压了不少担子,也给了我很多难得的锻炼机会,对我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
不能忘怀的人,还有很多,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如,安岗,张沛,王昭栋,刘树烈,罗开富,徐心华,艾丰,武春河,徐如俊,庹震,王若竹,姜波,汪朗,钱进……其中既有有社领导,部主任,也有普通编辑和交通处司机。
3月22日,中组部领导找我谈话,征求意见时曾问我,退下来以后,还有什么要求?我说,没有任何要求。如果有的话,就两个字,感恩,也就是感激。我在会上说了三个感激。
首先,我要感激上级组织和上级领导,在2006年11月,将我调到人民日报海外版,给了我一个平台,使我能够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努力工作,报效国家,将自己的一些办报想法和理念,付诸实践。
其次,我要感激人民日报编委会。感激这样一个团结向上,作风正派的领导集体,在我初来乍到之时,伸出温暖之手,接纳我,支持我,帮助我功夫扇第一套。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当我刚到海外版,因为情况不熟和经验不足而在工作中出现一些失误时,社长王晨和编委会的几乎每个同志,都给了我谅解、支持和鼓励。梁佩诗
此外,我要感激人民日报海外版编委会的同事们,以及海外版采编,行政,后勤的同事们,在三年多工作里,是他们,给了我那么多支持,理解和包容,是他们,使我在海外版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浑身是劲,乐此不疲,成了我生命中最为辉煌,最有活力,最值得留恋lol全明星,也最难以忘怀的岁月。
10、您曾在某新闻研讨班与年轻同行探讨如何做一个有作为的记者时,希望他们一生都不要忘记四个字,激情、创新。您说,回忆自己的从业经历,几乎每一次比较成功、能够留下一点印记的采访写作,都是激情和创新的产物。这四个字对想要做好新闻工作的年轻记者而言,其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里?他们又该如何践行这四个字?
詹国枢:说到新闻的激情和创新,举个例子吧。今年3月5日,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从离开饭店到进入大会堂,从温总理作报告到离开会场,从头至尾,我都拿着手机,不停地发短信到人民网微博,从事“一个人的现场直播”。虽然很累,但心里美滋滋的。心想,作为一个全国政协委员,在人民大会堂使用手机搞微博现场直播,很可能创造了中国新闻史甚至世界新闻上的“第一次”呢,起码,也是个人新闻从业史上的第一次吧!(詹注:如今,手机已不允许带入会场,微博直播,已成历史。)
所以,自始至终,非常兴奋,一点不觉辛苦。如果没有激情和创新,没有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怎么可能津津有味地去做“一个人的现场直播”?人有了激情,精神就会随时处于蓬勃向上、不断进取的状态。
11、您写《恩师老范》一文,感谢提携自己的范敬宜先生,我们也知道,您一向比较看重年轻记者,专门写过一篇名为《假如我是实习生》的文章,并且您送给每个年轻人一句话都是: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现在,我们处于一个媒体如此发达的全媒体时代,对于那些即将踏入新闻行业或者刚刚从事这行时间不久的新人来说,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或意见?他们需要加强哪方面的学习、培养哪方面的能力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媒体人?
詹国枢:对年轻记者,我一向比较看重,也比较照顾。首先,因为自己也曾经年轻过,晓得在年轻之时,有人哪怕轻轻地扶一把,拉一拉,对其一生,都大有帮助,这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其二,我认为,报纸办得好不好,报社有没有前途,最终取决于报社的年轻人。一个单位,年轻人朝气勃勃,有理想甲钴胺注射液,敢创新,这个单位就大有前途。
说到现在年轻记者最需要培养哪些方面能力,我想,无非两个方面,一是做人,二是为文。一个记者,最终有没有出息,有多大出息?归根结底,还是看他怎样做人,懂不懂得做人,所谓功夫在诗外。这是一辈子的功课,这门主课修好了,不但记者当得好,人生也会过得更潇洒,更幸福。至于写文章,当然有技巧,有方法,但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得扎扎实实做到三多,即,多看,多思,多写。三者缺一不可。只要功夫真下到,一定会有长进的。
12、新闻记者曾有“无冕之王”之称,但随着媒体业越来越发达,吸纳了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硫糖铝咀嚼片,尤其是随着有着海量信息、互动性极强的网络媒体的崛起,“公民记者”也不断涌现,乍一看,“记者”的门槛似乎降低了,但我们观察整个新闻行业发现,对新闻记者本身的要求,并没有降低,这是不是一种矛盾?
詹国枢: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确实是网络时代的一大特色孤儿怨结局。这是谁也阻挡不住,谁也改变不了的趋势。但是,即便人人都是记者,毕竟还有专业与“票友”之分。新闻这个行当,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因为,人一睁开眼睛,就有获知新闻的欲求。必须有一批专门人才,去满足这个需求。
网络时代的媒体从业者,较之过去,不但数量更多了,而且要求更高了巅峰痞少,他得随着人们需求的转变以及获取新闻的方式的转变,转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但恰恰因此,富于创新精神的媒体人,一定能够在新的挑战中找到新的乐趣,也一定会比老一辈干得更棒,更有意思。
13、“封口费”已经成为中国媒体顽疾,“蔚县矿难事件”中有关记者虽然已经受到惩罚,但细察这一典型案例的背后,仍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在经济诱惑面前,记者尤其是年轻记者怎样才能坚持“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新闻理想?
詹国枢:记者这个职业,在中国,在当前,诱惑还是不少的。市场经济初起时期,什么都可以作为资源,互相交换。如果记者将手里这一点小小的权力和资源,用作交换其他资源的手段,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话,那就不但从道义上有违记者操守,而且从人格上也大大降低了自己品味。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气方能成大器》,这是有感而发,也是针对一些年轻记者的品性作为而作出的善意提醒。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每天在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你就会逐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人这一生,说到底,最后的竞争,比的还是做人武之机铠。
(原载2010年10月4日人民网传媒频道责任编辑:赵光霞)
---------------------------------------------------------------------------------------------------------
-
摁住这老叟,进去瞅一瞅。
营养又爽口,全是唐僧肉。
公务员智库,中国公务员的专属智库
每天阅读三分钟,一号尽览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