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110015【记忆中的大冶】墈头街、寡妇堤的由来?-大冶生活网

全部文章 admin 2020-05-20 333 次浏览

【记忆中的大冶】墈头街、寡妇堤的由来?-大冶生活网


大冶墈头街
从大冶城南儒学湾铜人像顺着工商银行城关门市部侧门上坡,是一条长约两里宽约十米的“7”字小街。街道两边店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每天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它就是著名的大冶“汉正街”——墈头街。据《大冶县志》记载:坑头是原来大冶老城区八大街之一的西街,古称西门、大西门、永安门。

关于墈头街的由来,阳新地方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好笑的传说。
说是南唐大冶建县之后,阳新(那时是永兴县)与大冶还没有分界,两地县官约定,天不亮各自从县衙出发走向对方县城,在哪里相遇,就以此处为界。
永兴县令勤勉机灵,鸡叫头遍就摸黑上路,88里小路提一个灯笼一路小跑,天不亮就跑到了墈头,待他划船过湖,靠近县令宅院,大冶的县官因糊涂贪杯还睡在热炕上大梦周公。
永兴县令立在屋檐下久候,仍不见大冶县令醒来,眼看天快亮了110015,约定的时间已到,便高声唱起来:
相约划界人不来,
屋檐待客该不该,
本想管辖到炕头,
……
还是县官太太机灵,一听永兴县令唱到了后檐,便几下摇醒了尚在熟睡的县官。县官一听要管到自己的炕头,那还得了,岂不将太太也管去了?于是不顾官场体统d丁瑶y,衣服没穿齐整便一把推开大门:“兄弟,做事留点余地好不好?”
永兴县令遂叹了一口气,将下句“看你以后懈不懈(大冶话读“骇”)”改成了“让你滴水到船台”。从此,两县就以屋檐滴水为界,让永兴县一直管到大冶县官宅院的后檐。为了讽刺嘲弄这位糊涂透顶的昏官,当地人把界限永兴大冶的船台戏称为“炕头,炕头”。
当然,传说肯定不是真的。不过对于永兴县管辖到大冶湖一事,古代大冶人常常耿耿于怀,于是就编了这个故事来嘲讽,以泻一泻内心不满罢了。

药材生意首屈一指
按历史记载,坑头街始于西门顺电网上商城,经节孝坊,孝子坊至进士坊,本是一条环湖小街,沿街是一弯船台,供日常进出大冶的小商小贩停泊、囤货。
当时的商业中心在大冶东门杜家巷一带(原大冶水产局附近)的老东街,那里集中了大冶城数十家杂货铺。到了清代,新修的德其门码头因货物吞吐便利,逐渐成了集散中心,但多数的商业活动仅限于德其门附近的采芹桥(西桥)、黄狮蟹、老东街,坑头街仅有松鹤龄老记、冯泰保、冯恒生福记、冯恒生成记、冯太生、焦义生、善生福等十余家中药材铺。
民国五年,老东街、西桥街、黄狮蟹经营丝烟、火柴、面条、米粉、水果等商品的小商小贩接近百余家,坑头街仍然只有十几家药铺和几个货仓。只是松鹤龄药店的生意渐渐超过其它几家,成为坑头街的“老大”,冯泰保也不甘示弱,迅速兼并了其它几家之后,紧跟其后,其余几家仍然苦苦支撑。
俗话说:“药无百倍不卖”。民国时期,商业利润以药材为最高彩虹之子,一般可达50%——100%多克多比。墈头街的药铺虽然只有十几家,但其经济效益与财富却是大冶城首屈一指的。

街名一度被更改
民国初年,商民张红英、宋华生在坑头街兴办大冶第一家木板印刷社,开启了坑头街现代工商业的先河。由于设备连年更新刘藤,木板印刷社逐步发展成为石印社。民国十二年(1923年),陈志康、蓝起晨相跟着办起了“洪霞”“商孚”石印社,商业竞争日趋激烈,15年后,三家石印社相继倒闭或搬迁。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的飞机多次光顾大冶,将繁华的老东街毁于一旦,幸存下来的小商小贩一窝蜂涌进了坑头街,坑头街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商品市场”。但由于街道狭窄,行人拥挤,1947年秋,当时的国民党大冶县长胡昭华下令,从西硚起,至坑头街尽头止,限一个月内,两边店铺门面全部拆除各退后一米,拓宽街道,改成西式门面。一个月后,两条街面貌一新。今天坑头街仍然保留的一些老旧房子吕日周,大都是那个时期的建筑。
拓宽后的坑头街不光吸引了“同益昌”、“石复兴”、“锦华广货铺”、“石恒兴布店”等老店,还吸收了很多商户与民众,坑头街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与拥挤。1949年,当局将坑头街划分为三段,分为二街新政路,三街解放路,四街前进路。到了1953年,又改名为前进街,1975年改称坑头街后在1984年又一度改为前进街,不久回复坑头街的名称。
“大冶汉正街”由此而来
新中国成立前夜(1949年9月),县政府在坑头街瓦台(供唱戏用的盖了顶的土台)附近建立县人民教育馆,57年改名文化馆,吸引了大批市民入驻这里,给这条商业杂货街加入了一些文化元素。直到1966年,文化馆迁到北门何家山后,市民还常常光顾文化馆旧址,自发地组织起来在那里吹拉弹唱。
1953年,大冶县在坑头街成立第一家县立食品厂景帝纪事,生产麻花、麻饼……等地方食品,又给这条街道平添了少许工业气息ppjoy。但文化革命后,坑头街的商业生活基本被停止,此时药铺也早已被公私合营成了国营药店,同时设有便利门诊。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毛铺的姜海泉来到坑头,开办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杂货店,坑头街遂慢慢恢复了昔日万头攒动、摩肩接踵的热闹景象。这条古老而又沧桑的老街,被四乡八里的乡民戏称为“大冶汉正街”,扬名在外。
大冶寡妇堤由来

大冶县城三面环水。西门通往兴国州,行路的人来往这两地,都得在城外等船渡湖。
乾隆皇帝坐天下那年,对岸海螺山那边的永章里有家姓柯的,祖孙二人在外做生意,发了财,家中置有良田庄屋,蛮富有。这年年底,祖孙二人赶回家过年,坐船过渡时,船到湖心遇上了狂风,一个恶浪打来,船底朝天,一船人都淹死了。

第二天,尸体捞起来了。柯家领回两具尸体,出了老少两代寡妇。柯家是单脉相传,这下算是绝了代。老寡妇柯曹氏拉着少寡妇柯马氏的手说:“你公婆生下你男人就相继死了,如今他们祖孙两个又命丧黄泉,就剩下我们这一老一少。我已经是黄土埋到颈子上的人了,你还年轻,趁早改嫁吧水泥哥。”孙媳妇死活不肯。过了些时,柯马氏和婆婆奶一起到湖边去祭亡魂,刚到湖边,冇想到亲眼看见又翻了船。婆婆奶拉着孙媳妇的手,泪流满面:“又多了一船寡妇啊补锅法!”两人一路哭了回来。
回到家,柯马氏说:“婆婆奶,我想把家产卖了,修一条长堤通到对岸,这样就不会再翻船淹死人了,我活得心里也好受些崔明秀。”柯曹氏二话冇说,一百个赞成。两人当即卖了家产大话平南,将钱财分成两股:一个住到海螺山,一个住到对岸县城坑头尖谁语争锋。湖中树起竹杆标志,两岸对着开工。两岸的人听说修堤,都自愿来挖土挑土,只吃饭不要工钱。路堤刚修了五百多丈,中间出现了一条湖港,土一倒下去就被活水冲走了,三天三夜也冇填平。老寡妇活活累死,钱也花完了。少寡妇的钱也光了,跪在不能合垅的堤口哭喊:“苍天呀龙魔传说,你开眼看看啊,人们么样过渡呀?”话冇说完,陡然乌云压顶,电闪雷鸣,“叭”的一声炸雷,把她打死了。一雷过后,晴空万里。大家赶去一看,她背上有一行黑字:“马到山西投一井”全椒人论坛。大家不解,说:“做好事的人反而冇得好报,太不公平了!”都骂苍天瞎眼。
过了二十年,大冶来了一位新上任的县太爷,是山西洪桐县人。他一到任,就往西城门楼上跑,望着堤问衙役:“这堤还没有修起来呀?”一个老衙役对他说了这堤修不起来的原因,还特别提到柯马氏死后背上留下的字。县太爷明白了,当即就发下榜文,集钱筑堤修桥,还亲自在桥上写了“寡妇堤”三字。原来,这县太爷姓锦,是柯马氏投胎转世呢。
寡妇堤民间传说:

相传乾隆年间,海螺山有位柯姓富人,祖孙二人在外经商,家里只留下两位妇女。一年年底,祖孙二人赶着回家过年,连夜从大冶湖摆渡。谁知道船到湖心,忽然刮起狂风,恶浪打来,姜逸磊船底朝天,一船人都淹死了,柯家祖孙也未能幸免阿克占。
第二天尸体浮上水面,被人捞起摆了一岸。柯家两代寡妇悲痛欲绝,哭了整整七天。七天后祖孙二人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把地产卖了,在大冶湖的渡口附近修一条长堤通到对岸,这样就不会再出现渡船倾覆死伤人命的悲剧了。
随后的日子里,祖孙两个寡妇将钱财分成两股,一个住在海螺山,一个住在大冶墈头尖辰楠旧事。在湖中树起一条竹竿标志,两岸对着开工修堤。全县的人听说寡妇出钱修堤拜亚兰,都自愿前来帮忙,挖土挑土,不要工钱,只要管管吃喝就行了。
可惜,路堤刚修了五百多丈,中间就出现一道隘口,这里的水流特别湍急,土一倒下去就冲走了,三天三夜也无法合龙。此时,老寡妇因过度的劳累撒手人寰,少寡妇的钱也花光了人族新历,她悲惨地跪在不能合拢的堤口哭喊:苍天啊,你为什么不让我们把堤修起来呀?……话没说完,陡然乌云压顶,电闪雷鸣,叭的一声炸雷商牌网,把她打死了。安葬她的时候,大家发现少寡妇背上留下一行“马到山西投一井”的黑字,都不解其意,纷纷咒骂苍天瞎了眼,竟然打死了这样的好人!二十年后,大冶来了一位新上任的县太爷,姓景,是山西洪桐县人氏。他到任的第二天就开始筹集资金,在两个寡妇没有合龙的隘口架桥修堤。工程完工后,景县令亲自在桥头写了“寡妇堤”三字以命名。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当年小寡妇背上“马到山西投一井”原来是一句箴言,“马”是冯寡妇的冯字,西边去掉两点,到山西投胎在姓景的人家,做了官回来把堤修起来了。
从此,“寡妇堤”就成了大冶一处著名的风景。除了它本身浓重的传奇色彩外,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不屈于命运的济世精神。
大家都在看:
创全国文明城市·评最美乡村文化,收集村庄历史传说公益大型投票活动

新闻爆料、房屋租售信息、招聘求职信息
商务合作/微信:1387205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