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dota.uuu9【论文推荐】宋振军:民俗摄影的拍摄问题研究-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全部文章 admin 2020-08-03 273 次浏览

【论文推荐】宋振军:民俗摄影的拍摄问题研究-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订阅哦!
民俗摄影的拍摄问题研究作者简介宋振军( 1971-) ,男,辽宁朝阳人,副教授。引用本文宋振军.民俗摄影的拍摄问题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3(3):295-299.【摘要】: 民俗摄影是从事摄影的人都要过的门槛,但是很多人对民俗摄影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很理解。通过对民俗摄影的解释,指出很多人在从事民俗摄影过程中的错误认识,告诉人们进行民俗摄影创作应该注意什么,从而实现自己创作成果的最大化。【关键词】民俗摄影;纪实;叙事1什么是民俗摄影什么是民俗摄影? 沈澈这样解释民俗摄影:“民俗摄影是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崭新摄影门类,通俗地说,就是用相机拍好老百姓自己的生活。”民俗摄影提倡用摄影做学问,做有学问的摄影家,需要深度采访、系列报道、小题大做。 民俗摄影具有真实性、学术性、艺术性等特点。 阮义忠曾说:“布列松是摄影史上的一道门,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他,只要想走这条路dota.uuu9,就会打他的门下过。”如果从题材的角度,民俗摄影应该是摄影路上的一道门。 不管是摄影专业的学生还是业余爱好者,在摄影之初冲出宁静号,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拍摄了一些和民俗相关的照片。 比如他们拍摄了自己所在的城市生活,他们到西藏、四川、贵州拍摄了很多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他们到农村、工地拍摄了一些贫困人群的生活。 在拍摄时他们可能没有自觉地想“我这是拍摄民俗”,实际上这些内容都归类于民俗摄影。 同时民俗摄影是一个“大容器”,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宽泛,比如婚俗、丧葬、庆典、巫术、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建筑、制度、生产、岁时节令、仪礼、商业贸易、文艺游艺等。有时候民俗摄影和风光摄影、人像摄影甚至建筑摄影的边界不是很清晰(其实很多时候摄影门类间的边界都不是很明显)。 比如一个有人在画面中出现,并且人的位置、大小很突出的照片可以认为是人像摄影也可以认为是民俗摄影。 有牧民、羊群出现的照片既可以认为是风光摄影也可以认为是民俗摄影。2从事民俗摄影的人的特点 从事民俗摄影的人很多,拍摄的地域和内容很广泛池成媛,摄影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完整准确地阐述民俗摄影的现状很困难,何权谋但是以下特点是常见的: (1)喜欢到外地。摄影人都喜欢到外地去拍摄,总觉得他乡才可以创作。 只要是假期或自己或跟团,离开家乡,越远越好。 在拍摄时很兴奋,拍摄回来更热衷于给别人看。 在他们看来,家乡太熟悉了,什么都很平常,没有什么素材可拍。 有时候因为地域小,人与人都很熟悉,更不好意思去拍摄。只有去外地才有创作欲望。才能拍摄出好的作品,从现在看。民俗摄影人最喜欢去的是民族气氛浓郁的地方,一般首选西藏,甚至很多人把一生能去西藏拍摄作为终极目标,其次是云南、贵州、四川、新疆、甘肃、宁夏、青海。 “文化差异性越强,对旅游者或者是摄影者吸引力越大”,几乎所有摄影者在陌生的地方都会有创作激情。 (2)期望找最原始的。大多数拍摄民俗的人都喜欢找最原始的,恨不得能找到一些原始社会的场景。前面说过摄影人最喜欢去的就是西藏,然后是云、贵、川、新、甘、青。之所以去这些地方,主要是因为这里的人们生活还很原始。他们或者是保存着几百年前的生活方式,或者是依旧穿着几百年前的服饰,或者保存着几百年前的建筑、老物件。摄影人都希望那里落后、贫困,不通电,没有通公路。因为交通的便利、大众传媒的发达、社会交往的频繁,“天下大同”是基本现实,能找到一个真正“原始”地方很难。 另外,拍摄者往往从摄影和文化记忆的角度希望某个地区越落后越好,但从在当地生活的人角度、从国家政策的角度还是希望一个地区越发达越好。文化痕迹的保护和社会的发展永远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3)很少反复去一个地方。 许多人在从事民俗摄影的时候希望把“全世界的美景” 走遍,很少反复去一个地方。 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去过了。拍过”,即使反复去一个地方也只限于一个很大的地区。比如西藏、甘南, 一般是这次去这个乡,下次去那个乡,很少反复去一个乡镇甚至一个村落,很少在一个村落等上几天。长期记录一个人或一个乡镇变化的少之甚少。 最后产生的效果是很多人手中都有坝上、元阳、霞蒲、惠安等地的照片,在比赛时这些照片反复出现。因为走马观花式的拍摄,所以照片雷同是共性特点。拍摄西藏就是蓝天白云、喇嘛、牦牛,拍摄霞蒲就是夕阳渔网,拍摄坝上就是高光放牧、万马奔腾,甚至在许多摄影作品里选用的模特都是同一个人,很少能见到有特点的。(4)希望有张力,拍摄手法很杂乱。关于张力的解释很多,相近的有震撼力、吸引力。实现张力通常的做法是用广角镜头或者加滤镜夸张。强化艺术效果。现在国内有的学者认为纪实领域不能用广角镜头,因为能造成作品(新闻、民俗等)传递出的信息有误。 一般认为如果不用广角镜头场面拍不全,或者用标准镜头拍摄出来后反而容易被人误解,这时候可以用广角镜头。看到照片后受众不致于产生误解,是使用广角镜头的原因。过度强调张力是民俗摄影的大忌,往往给人很“假”的感觉。人们第一想法“这是一张艺术作品”,淡化了纪实属性,弱化了叙事效果。另外用图片讲一个故事,图片的体例应该尽量统一,比如拍摄角度、使用的镜头、照片的颜色设置等,这样注意力不至于被个别照片干扰。很多民俗摄影作品拍摄的时间跨度很长,拍摄的地点不一样,所以手法杂乱是通病。 (5)只研究摄影,不考虑其他。很多人认为摄影只是强调技术,真实再现拍摄对象或者比现实更美就可以,所以摄影人往往在拍摄方面是下工夫,思考和研究少一些。这是一种误解。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摄影是需要很多学科作为支撑的,比如搞野生动物摄影的人要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搞风光摄影的要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搞新闻摄影的要掌握新闻的特点和属性。在评价一幅作品的时候往往有两个方面需要考虑:内容和形式。形式指曝光、构图、细节、色调等;内容指作者要表达的想法、通过作品批判或歌颂了什么。一幅有思想的作品产生和作者的知识结构、社会阅历、价值观有密切联系。民俗摄影是一个做学问的摄影门类,那就更应该强调这些。搞民俗摄影的人要了解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相关知识。(6)拍摄假象成时尚。因为商业化,很多地区都以“再现”当时情景为噱头,人为组织很多景观,导致很多民俗活动都不是其真实的状态,有人叫伪民俗。比如去坝上只要花上千八百元就可以拍摄几百匹马奔腾的场面,在一些沙漠花几百元钱就可以拍摄骆驼奔跑的场面。诸如此类的还有拍摄壶口的牵驴老人、福建霞蒲的村姑、福建杨家溪的牵牛人、湖北神农溪的裸体纤夫、云南东川的烟杆老人、桂林丽江的鱼鹰......这些表现出的不是他们平时工作生活中的状态,只是因为摄影人需要而做的表演。所以在他们的身上总会表现出一些“穿帮” 或者和环境不和谐的元素。比如从事艰苦作业的人长得肥头大耳或者没有丝毫的疲倦,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惠安女衣着非常特别干净、奢华?奔腾的骏马仅出现在水中或者是沙土地上。尽管很多人明明知道这是表演、是假象、是民俗摄影所忌讳的,但仍乐此不疲,这些作品甚至能在很多民俗类比赛中获奖张韶轩。 “伪民俗是受商业利益驱动的、趣味低俗的、粗制滥造的‘民俗’。 其虚假与肤浅的特点破坏了民俗的自然与淳朴。制作或再现这种‘伪民俗’的动机是为了营利十神白夜,而不是恢复传统民俗、民间文化中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布列松解释:“决定性瞬间”“对我来说,摄影这种在几分之一秒内发生的事混元武尊,是对某一事件中互为表里的两个部分同时辨识的过程:事件本身具有内在意义,外在方面,又透过影像形式的精确组织,把意义恰当地表现出来。”拍摄伪民俗的人往往强调外在方面的精确组织,忽略了事件本身的内在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伪民俗摄影”或许应该归为舞台摄影类,而不应该属于民俗摄影范畴布伦特巴里。 (7)重视拍摄,不重视编辑。你有没有把你曾经拍摄的底片都整理一遍,你有没有花几天时间在电脑前把你拍摄的某个题材照片都看一遍? 相机价格的相对降低和操作界面的便捷使得从事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人们都想尽各种办法到各地去创作。应该说真的很辛苦。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这样一个关键的环节:编辑自己的照片。如果不编辑,你拍摄的大量作品就是一堆砖瓦,永远不能成为一座大厦,尽管其中有金砖,但也会被普通砖瓦埋没;如果不编辑,你就不知道你自己拍摄多少好照片,不知道自己做出多少成绩,找出不足;如果不编辑你就可能一直拍摄下去难忘今宵简谱,拍摄了很多重复的照片,但又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内容漏拍,不会想到时时修正自己的拍摄方向;如果不编辑,就会发现自己的照片很多很乱,经常会出现找不到的情况,不利于照片的科学化归档和合理保存,不利于方便使用;如果不编辑,高质量的照片信息被冲淡,当你给别人看的时候别人会觉得你的照片很一般,不利于推销自己的照片。其实编辑的过程并不复杂,就是把你拍摄的各种题材的照片按自己的原则进行分类,就是从你拍摄的一千张照片中选出最好的十张,就是把你选出的一百张杂乱的照片串联起来,就是给你的照片配上文字,每一组图片讲述一个故事。 (8)创作回来“收获”很大,有效传播的少。从事民俗摄影的人容易有成就感,因为每次拍摄回来自己都会觉得收获很大暗宅之迷,包括风光、民俗、人像、小品......带回来几百张甚至上千张官眷这差事。不过如果仔细研究历奇山庄,就会发现,碎片性的多,翔实的少;重复的多,有个性的少,很多都在网站、画册上见到过;每个人都有很多照片,但获奖发表或者传播出去的少。摄影人拍摄的图片,不管上课、参赛、发表、出画册何种形式使用遗爱湖公园,其本质都是要实现大众传播,留作自我欣赏的也仅限人体写真等私密照。前面说过很多人只是重视拍摄过程,系统编辑的很少,至于琢磨作品的使用方面多注重于参赛。在摄影的消费方面,通常都是用在器材和创作方面,用在作品推广上多是举办个影展或出本画册。实际上现在推广照片的方式很多,博客、微博、美篇等营造法原。要想实现照片的最大化利用,就应该注重推广,不仅要花费精力和经费,更要注重传播的效果。在民俗摄影方面如何给后人提供一份准确、翔实、可供查阅和参考的资料是每个民俗摄影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3民俗摄影叙事注意事项(1)明确自己的拍摄目的、努力方向。从事摄影的人很多,但问其为什么摄影,好像很多人都没有思考过。 摄影有干预和引导社会生活的功能,有艺术功能、文化传承功能、休闲功能......对很多业余爱好者来说,获奖是从事摄影的唯一动力或目的,如果不能获奖,就认为是不成功。其实有些民俗摄影作品获奖很难的,用多张图片讲故事在摄影评奖中一般不占优势,尤其是评委对该民俗事象不是很了解的情况。另外受评选范围、参赛人数、组委会宣传、评委水平等因素影响,照片获奖了不一定说明这张(组)照片如何如何好,达到如何高的水准。在 170 年的摄影史中,很多没有获奖的作品,也能永久地传承下来形体舞梁祝。所以不能单纯为获奖而拍摄。从事民俗摄影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图片为别人提供一个真实的民俗事象资料,再现曾经发生的事情或者消失的民俗,纠正人们的记忆,实现文化传承,为其他艺术研究创作提供证据和资料,随着民俗事象的消失,你的作品会越来越重要,必须认清这一点。
(2)从事民俗摄影的人不能着急。很多民俗事象要拍摄很多年,通过时间的积累让人们真正了解一个事情的发展历程。有的民俗事象,比如回族人保持民俗禁忌,异族不通婚保证民族血统纯正等需要考证几代人的演变,同时还需要大量的文字来补充说明。李楠用了 24 年拍摄? 最后的小脚女人?、焦波用了 30 多年拍摄?俺爹俺娘?、雍和用几十年拍摄上海街头、王征用近半生拍摄自己的故乡西海固......这些成功案例都给我们提供了拍摄思路和学习典范,并且告诉我们从事民俗摄影想急功近利是不行的。
(3)以纪实的角度拍摄。从广义上看,民俗摄影属于纪实范畴,在拍摄过程中要抛开“创作” “回去用电脑修”的想法,尽量回归本真、注意细节,保持语言的朴素、不夸张。现在很多人看到庄学本、孙明经的照片后有一个事情想不明白:他们当时为什么能够按人类学的摄影语言去拍摄? 很简单,因为他们没有广角镜头、更没有PS。在这里需要注意,通常说纪实摄影应该是客观的,民俗摄影不是树典型,要尽量找普遍性的、共性的,提供的照片不至于让人们对某个事象发生曲解。(4)尽量关注本地的最熟悉的主题。从事民俗摄影选题很重要。民俗摄影的题材很多杈杷果,要选就选最熟悉的、最方便拍摄的。现在摄影人很喜欢甲地人到乙地拍摄、乙地人到甲地拍摄。因为社会的发展,现在在很多地方表面上都是天下大同,你在全国各地都能喝到相同品牌的啤酒,听到相同的音乐举贤网,买到相同的衣裳。所以很多地区间的文化差异不是特别明显,尤其在都市里。你刻意去找原始的、没人拍摄过的很难。不过如果仔细研究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很多东西,外地都没有?你身边的很多事情都在悄悄地消失。BB 机、录音带、录音笔、胶卷......这些再熟悉不过的东西都已经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拍摄外地的题材耗费精力时间,容易弄不准事情真相;在本地拍摄你有大量时间发现本地区有而外地没有的民俗事象,可以随时随地拍摄,并能拍摄得很细。因为太熟悉了,所以拍摄的都是真实场景,不存在曲解的问题。研究本地的最有优势、最方便。总拍摄一个地区很多人会厌烦,这就需要自我很好地调整。适当到外地去了解你拍摄主题相关的内容做对比也是可以的。不要试图驾驭所有的题材,那样时间、经历都将被分散,不能都做到极致,还有拍摄范围越窄越有优势。(5)多掌握一些相关资料。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摄影是最简单的艺术,摄影是唯一能“玩两年就获大奖”的艺术,摄影无科技含量。其实如果是把摄影作为一种休闲的方式,这种理解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你想通过摄影做一些学问炸厕所,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 在拍摄一种民俗事象前,应该通过书籍和网络了解这个民俗事象的来龙去脉,了解别人已经拍摄或研究出的成果,了解进行研究的基本方式周梓倩,了解拍摄和研究的基本途径,甚至研究外地区和本地区同类民俗事象的区别,比较出文化差异。“现在很多摄影资料、资源都掌握在政府的手里”(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藤立明语),所以和政府合作也是很多人习惯采取的方式。(6)设计拍摄方案。在摄影方面做深入研究有两种模式:一是靠长期积累,比如长期关注交通,那么慢慢地就会成为交通方面的专家,在拍摄过程中可能去咨询,去找资料,能讲述出某个事象的来龙去脉;二是先确定自己的拍摄方向,然后沿着这个方向读大量的书籍,查找相关资料,再去拍摄。尽管在拍摄过程中可能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拍摄方向,但比前一种模式还是要效率高、收获大,是值得提倡的。当然这种方式是建立在有一定的拍摄经验、能很好地驾驭摄影语言、对拍摄内容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基础上穆乐恩。民俗摄影提倡设计自己的拍摄方案。尽管你没去过某地方,但你应该知道拍摄什么、表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为了表现这个主题需要查哪些资料,去哪里拍,拍摄什么活动,什么时候去拍,使用什么样的镜头语言,在拍摄过程中需要调研什么资料,拍摄以后怎么编辑自己的照片。如果能设计出照片的最后使用方向就更好了。4结 语 民俗摄影是为人类历史做记录,承担着“不让历史留白”的责任。很多人都在做,但做好不是很容易。既需要刻苦拍摄,又需要有睿智的眼光、冷静地思考;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面面俱到。“世界上有极少数的摄影家,他们为自己定下长远的目标:选择游历于主流社会之外;拒绝商业浪潮摄影市场的诱惑;避免现代技术可能造成的分心;以磐石般的定力,花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心如止水地潜心做一个摄影项目邳州人才网。” 对民俗摄影者来说,坚持这种精神才是走向成功的基石。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微信号:sie31975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