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丙型肝炎病毒【记忆乡愁系列篇】荷树下的蛇头塖-美好中稍

全部文章 admin 2020-08-26 275 次浏览

【记忆乡愁系列篇】荷树下的蛇头塖-美好中稍

1当蛇头塖的一位村民告诉我,她们村后有成群的古树,不知是否有什么故事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地名的由来。在我的记忆里,蛇头塖,这个地名里的“塖”是“印”,大家念的都是“蛇头印”。我以为,蛇头印,“印”即为印迹,蛇头印,即为蛇头留下的印迹,或者此处有蛇头状的标志物。当地一位村民告诉我是“嵊”,但这个字作为地名,是专指浙江的一个县名和山名。在《上犹地名志》里有这样的记载“蛇头塖shé tóu yìng,在中稍圩南1.5公里,中稍河南岸,因一山形状如蛇,村在“蛇”的头部,称蛇头塖,明代崇祯年间黄色元从广东兴宁迁此。”“塖”字的读音是chéng,在《康熙字典》里标注同“塍”卡欧斯初代,而新版《现代汉语词典》里已没有收录这个字。“塖”同“塍”,塍chéng ,本义是田间的土埂、小堤。“塍者魏伶优,田中作介画,畜水以养禾也。“(《周礼·稻人》)我第二次去寻访时,这里的一位黄姓老人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在蛇头塖的山下有一片田土,在田土中间一条田塍上有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形状似蛇头,这块石头,保佑着这里的平安权菊仙,而且会出大官。曾经还流传这样一句歌谣“蛇头塖黄科大,蛇头保大运,食唔穷,着唔尽。”因为这块石头预示着这里的风水好,有外人眼红,于是偷偷用锄头把这块石头敲破了。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是说很早以前,有一条龙飞过这里,这时天空乌云密布,大雨侵盆,突然从山上冒出一股青烟,一个虎头人身的黑影直冲而上,顿时上空雷霆万钧,刀光剑影,一会儿一块长长的石头飞落而下庄河便民网,扎进山下的地里,一头露在外面,好似蛇头。我试着去寻找这块被敲破的石头陆文宇,但举目望去,山下一片土地长满齐人高的芒草,人根本无法行进。这块石头恐怕无处寻找,我能相信老人的故事是真的吗?我登上后面的山俯瞰山下,一个似蛇非蛇的形状呈现在眼前,而荷树所在的位置就是蛇头,据那位告诉我古树的村民说,过去这里的老人谈到,“蛇头”两边的房屋都是“上五头式”,墙是刷成淡淡的粉红色,好似蛇的眼睛。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蛇,乃华夏图腾,古人崇其顽强,惧其凶恶,羡其繁衍,久之便心生敬畏,崇拜有加。据诸多古典文献记载,辅之以出土文物以佐证,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乃人首蛇身。事实上,蛇是形成于海岱区域的东夷部族之图腾,其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与旺盛生殖力,是永恒生命之象征。伏羲、女娲神话便是崇蛇意识的浓缩与升华。这种蛇崇拜复经多次磨合与融汇,最终形成中华图腾——龙。

2其实,我是奔着这片古树而来的。那天下午,开着车行进在中稍路上,这段赣丰线即将拓宽为四车道。在圩边拐进元鱼,于隘前左拐过桥,往山下望去,栋栋新房掩映在一群大树底下。当我沿着新修的村道走到屋后时,一棵棵古树呈现在我的面前,有的独立于山坡,有的与修竹共沐雨露,树与树之间有小径相连,那棵最大的还挂上了政府的保护牌,上面标识:木荷,143年。这个树龄告诉我,它出生于1873年,也就是清穆宗同治十二年。这一年,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诞生;也是这一年,李鸿章在一个奏折里写到“日本是未来中国的心腹大患,一定要提防日本。”此告诫比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要早21年,可见这个李中堂不是糊涂虫。蛇头塖的先辈是明代迁此,荷树应该是在后来种下的。臧健和但我以为,这多半不是种下,而是山麓自然生长的,在经历若干年后,一直保存下来,于是长成了现在的样子。荷树的生命力顽强,是常绿乔木,最大特点是草质的树叶含水量达42%左右。这种含水超群的特性,使得一般的森林之火奈何不了它。木荷树冠高大,叶子浓密,一条由木荷树组成的林带,就像一堵高大的防火墙,能将熊熊大火阻断隔离。荷树木质坚硬,再生能力强,坚硬的木质增强了它的拒火能力,即使头年过火,第二年也能出芽长叶,恢复生机。木荷还能抑制其他植物在其树下生长,形成空地,可从低处阻隔山火。在这里,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黄姓祖先,居住于此,有一年,山上发生大火,火势压着往山下奔来,但大火到达荷树这里时,火过不来,这里的房子免受火灾。这样的故事,我在中稍群英的船坑也听到过。在船坑的山脚下,住着一户陈姓人家,一次山林大火,把对面一栋房子全烧光了,但他家丝毫未损,后来发现,他家屋后是几株郁郁葱葱的荷树,这几株荷树靠山一边的枝叶被烧焦了,但靠房子一边的还是青黛如墨,是荷树保住他的家园松花江坠龙。我在这些大树间穿行,地下是厚厚一层落下的荷树子,园园的,五瓣裂开,小时候,我们捡着当玩具,去掉中间的芯,安上一根小棍子,做成转子,我们叫“荷树柃子”。当我在树下凝视的时候卡里克二世,树下屋子的主人看见了我,她说“你是不是钟老师?”我说“是啊,你是?”她说“我就是在网上告诉你这里有古树的那位啊。”她今天从县城回家,在新房前面修路。

3蛇头塖,在“中稍河南岸”,严格意义上,这段是元鱼河。从黄竹流下的这条河,到元鱼后,河面渐渐宽敞起来,这里有两条小河交汇,一条来自黄竹,一条来自石溪坑。来自黄竹小河店的这条小河,又是由南坑子和北坑子两条小溪汇合而成,黄竹“小河店”,就是清代道光年间黄宗芬在此开店坊立基而得名。河流经这里,两岸开阔,土地平整;后面是高山,森林茂密恐怖极限游戏,这是先民立基的首选。明代崇祯年间黄色元从广东兴宁迁此,在他的上面五百米的地方就是叫“学堂下”村庄。学堂下,因村中办过学堂而得名,据赖氏族谱记载,清康熙年间赖如松从广东惠州河源县迁此。在学堂下,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说赖姓祖先比蛇头塖黄姓祖先更早到这里,他们是表兄关系。赖姓人到达这里,看见这个地方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就放下担子定居下来,有一天晚上,家人去屋后洗澡寮洗澡,山上下来一只饿虎把人吃了,家人觉得在这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居住不安全,于是便邀远方的老表来此作伴,于是黄姓老表就来到了蛇头塖。老虎会吃人,这是真的,但我知道老虎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除非它觉得自己不安全或是一只饿虎,这个情节暂且不管。这个故事的一大疑点是妖孽歪传,从两姓人的家谱里发现,蛇头塖黄姓人是明代到此,而学堂下赖姓人是清代到此,从明崇祯年间到清康熙年间,相差至少也有20年。在学堂下赖屋,我还听说,其先祖赖如松力大无比深海攻击,他所使用过的劳动工具都异常粗大,一把锄头,用到只剩下一个安柄的锄头脑了,也还有七八斤重;又说他轻松自如从山上扛回三百斤的木头;还说他在河里一根漂浮的竹子上健步如飞......总之关于他的传说三天三夜说不完。那把锄头曾放在赖屋祠堂里供其后辈瞻仰,后来祠堂倒塌,被人拾起。可惜的是,那天我去采访,未见到那位据说保存着那个锄头脑的赖姓后人。蛇头塖与学堂下,先祖那种亲密的关系一直延续到今天。在两个屋场采访,两姓都互相称赞对方的好。这在如今市场经济大潮下,与那种人人为己,甚至本族相煎,同室操戈的状况相比,蛇头塖与学堂下的民风,是多么地值得称颂。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刘允若,元鱼河缓缓地流淌。如今的蛇头塖与学堂下,都盖了许多新房,剩下的土坯房据说都将消失。在蛇头塖靠山边,有一栋面积很大的瓦房,门口有很大的空地,边上是青山翠竹,一股山泉汩汩而出,往右边上去就是那一片荷树,屋后就是传说中的有蛇头形状石头的地方,那里有一片梯田。我想,那位蛇头塖人把房子修葺好,在梯田里种上果蔬,在山麓种上花木,会很美。河边的田里,稀稀落落的红花草上蜜蜂在飞舞林芳正,偶尔可见田塍上有一小片绿油油的艾草。河边是一排密密麻麻的黄竹,只有在一蓬一蓬之间的那些桃树或者杂树间漏出一点河面的样子。几只小青鸟在竹林间追逐嬉戏,好像不怕人。天空湛蓝,不时有老鹰在盘旋丙型肝炎病毒。不时,有一辆电瓶小毛驴经过圣哥传,那是接送孩子放学的老人。学堂下村前的那片田里,种满了苗木,过去的这里该是风吹稻花。一位表嫂在田塍上摘艾草,我停下脚步,与她攀谈起来,她告诉我,艾草一年比一年少,因为大量使用除草剂,这种东西会斩草除根。我不知道,这种化学药品,在土壤里有没有残留,残留多少,又残留多久。走过那座水泥小桥,回望蛇头塖,你的昨天,又有多少人记起?泥墙黛瓦炊烟,鸡鸣狗吠牛欢,河清桃红李绿……这才是乡村。2018-3-23初稿备注:感谢蛇头塖和学堂下的接受采访的乡亲,感谢那位提供线索的家长朋友。欢迎提出修改建议,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钟培发,网名“一片绿叶”,中学教师,喜欢阅读写作,爱好旅行交友,热心家庭教育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