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山锦水著清词 ——谭志军《水墨丹霞》诗集赏析 [诗画人生]-丹霞书画院叶山润子
骆阳叶山水画作品
丹山锦水著清词
——谭志军《水墨丹霞》诗集赏析
文/刘雪庚
丹山峥嵘,锦水迤逦。凡到过广东仁化丹霞山的人都无不惊叹其人文地理和自然风光的神奇和旖旎。古往今来,到此览胜的文人墨客代不乏人。他们留下的诗词歌赋也蔚为壮观,不胜枚举,有的早已镌刻在悬崖峭壁上,成为“丹霞摩崖”,供参观游览的人们观赏;有的则流传在人们的口碑中远播广传。然而,对于“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的万古丹霞之大美而言,这些诗词既弥足珍贵又显得凤毛麟角;而到此一游的芸芸众生的抒怀感赋也难尽其美。在我看来,专写丹霞山的诗词作品到目前为止,虽然在与日俱增,有了一定的数量,但是,比较全面又专一地歌咏丹霞山的诗词作品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考量都还不多,而专门描写丹霞山风光的诗人也不多见。至于以诗集的形式从一不二地讴歌丹霞山的诗人更是寥若晨星。谭志军先生就是这后一种不多见的将自己深情歌颂丹霞山的诗词作品结集出版的诗人之一。
骆阳叶山水画作品
志军先生出生在丹霞山所在地仁化县。因而,他对故乡的名山秀水情有独钟。丹岳锦江的美景对他长期以来的耳濡目染,又滋润和培养了其对美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创造力。在他的笔下,丹山锦水是美轮美奂、多姿多彩的。翻开《水墨丹霞》加斯卡科,我们犹如走进了丹山锦水的迷人风光。
骆阳叶山水画作品
“万古丹霞,天地奇观,誉冠岭南。讶赤城千仞,丹梯百丈;危崖险径,飞瀑流泉。壑谷争幽,群峰竞秀,老树新篁掩寺坛”……(《沁园春·咏丹霞》)你看,“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的丹霞山瑰丽神奇之美从诗集的开篇中便向我们迎面走来,它是那样的雄姿英发,风度翩翩,让我们骋怀舒目、身心愉悦。这是我们观赏丹山锦水的制高点,也是对丹霞大美的总览。在这里,我们或远眺近观,或翘首,或俯瞰,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发现丹岳之美。这种美就实实在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或阳刚,或阴柔。
骆阳叶山水画作品
“雄。突兀凌霄一命根。惊天地极乐人生,栩栩笔难工。雄。铁铸钢浇展劲容。阳刚美,备受世人崇。雄。历劫经磨不老松。春常在,万载永威风。”(《十六字令·咏阳元山》“补天一石落荒坵,化作阴元惊俗眸。育出君臣将相侯。浪言休。一炷高香一叩头。”(《忆王孙·咏阴元石》)众所周知,阳元石和阴元石是丹霞山最吸引游人的主要景点,它犹如鬼斧神工、天造地设般的神奇而栩栩如生,历来游人如鲫。我敢断言,如果没有这两个景点,丹霞山的美便会减却几分。至少,在“爱情名山”上要大打折扣。“阴阳”是我国古代贯通物质和人事的哲学范畴。阴阳是对立统一的,就像作者笔下的象征阳刚之美的阳元石和象征阴柔之美的阴元石二者都同处于万古丹霞之中一样美宴网。作者从生命的角度热情而大胆地歌颂壮美和优美,即通过讴歌阳元石和阴元石来尽情赞颂生命之伟大和崇高。天地间,人为贵;人也者,生命贵。
骆阳叶山水画作品
在描写丹山锦水的每一处景致时,作者总是饱含深情、浓墨重彩。面对锦江中的“睡美人”和江畔的“望郎归石”这两处景致,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状物移情法——根据自己所想到的意,直接采用民间的神话传说得以营造表情达意的境,从而使意与境完美地交融。这比直接描写其外形的美来更具有丰富的蕴藉,而且还能引发人们美丽的遐想。且看:“横卧江波上苦力强,青丝濯碧流。雷兄催唤不回眸,王母泣声求。‘哥且休忧虑,娘亲请莫愁。丹山锦水胜瀛洲,愿此万年留。’”(《巫山一段云·咏睡美人》)
骆阳叶山水画作品
在这里,我们在欣赏到美丽的神话故事的同时,更为丹霞山的神奇魅力所折服。在这个天造地设的灵山秀水中,这位从仙境(瀛洲)而降的“美人”也深深地被丹霞之美彻底征服了。尽管“兄唤”、“王母泣”,她却不理不睬、全然不顾;而且在江上“横卧”不返,简直就在向世人为丹霞山做着永恒的免费广告!这里的“横”字用得好,传神生动,表现了“睡美人”睡姿的率性和内心强烈地依恋丹山锦水之情。
骆阳叶山水画作品
再看:“送别舟,盼归舟。郎去多年未转头,满江愁泪流。青丝头,白丝头女大当婚。石化娇娘望不休,感天动地讴!”(《长相思·咏望郎归石》)
如果说,前一首词中的那位“睡美人”似仙似人,亦真亦幻,那么,“长相思”的这位“少妇”就更让人感到真切实在。她几乎就亭亭玉立在你面前,举目可觑,伸手可及。作者以简括的笔触告诉我们:她目送郎君的行船时,就开始盼望他归来。真是“郎行千里妻担忧啊”遮天魔尊。这一“送”一“盼”,“送”时即“盼”,“盼”时即苦,其情之深、意之切跃然纸上。但多年以后,少妇仍未见她焦盼、心爱的郎君归来,她满怀愁绪,心似箭穿,以泪洗面,以致于泪流成河。然而,沧海桑田,天地悠悠,“过尽千帆皆不是”,她从秋到冬,从春到夏;从青丝到白发,痴心不改,思念不休,以致于身化为石,望郎归来。毫无疑问,这依然是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然而,作者却将它浓缩在短短的36字之中,读来明白如话,琅琅上口,再加之词牌名又与歌咏的内容十分契合,这就给词的思想内容增添了感人的艺术力量。
骆阳叶山水画作品
《水墨丹霞》的百首词作形式和篇幅多种多样、错落有致;有小令,也有慢词;有平韵格,也有仄韵格,同时,作者在词牌的选用上也是颇为讲究的,较好地兼顾了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景点以及不同的表情达意方式。对于不同的景致,作者正是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地运用恰当的形式去借景抒情,放怀高歌,以求得春兰秋菊各吐芬芳。如:“丹崖倒影,看漫江锦绣,赤橙黄碧。两岸翠筠摇罨画,往返游舟如鲫。燕剪东风,鱼翔浅底,万里无云迹。山光水色,武陵阳朔堪匹。游客中外兼臻,黄肤碧眼,画里同游历。指点沿江形胜地狙击手伙计,赞叹交声啧啧。满舸欢歌,一江笑语,雀跃情难抑。此情谁识,梦中犹自追忆。”(《念奴娇·游锦江》)上阕写景白思豪,景中有情;下阕写游,情寓景中,情景交融。像这类慢词大都笔力雄健,很有气势和力度;其中,有景有情,有形有神。诸如《兰陵王·丹霞三叠》、《贺新郎·咏锦石岩》、《水调歌头·登霞关》,等等。诵读这些慢词,我们会有一种心潮起伏、荡气回肠的感觉。于此,志军先生对于词的语言的驾驭能力可见一斑。诗和词的句式结构及语言的运用是有区别的,志军先生深谙个中三昧,并且能运用自如。
骆阳叶山水画作品
《水墨丹霞》中的小令和七言绝句数量最多,占了诗集的大部分篇幅陈巨来,它们又如玲珑剔透的一颗颗明珠异彩纷呈地镶嵌在《水墨丹霞》这一艺术长廊中城事特搜,在读者面前闪烁着夺目的光辉,很值得品尝玩味。
“边关无事战尘消,五马喜归槽。丹山锦水佳境,最适养征劳。脱战甲,长精膘,理蹄毛。旦闻疆角,重赴沙场,再卷狂飙。”(《诉衷情·咏五马归槽》)
骆阳叶山水画作品
这首词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构思的新而巧。作者并没有从“五马归槽”这一景点外形去直接着笔,而是赋予其(五马)以有血有肉的生命绝密使命,变静为动,穿越历史和现实,给读者提供了无限宽广的想象空间。这就避免了在写法上的落入俗套。这里,作者由眼前的“五马”联想到古时的“边关”,这是第一层;“战尘”消散了,它们(五匹马)离开了战场,暂时“退役”了,来到“丹山锦水”这个人间仙境休养生息,这是第二层;但一“旦闻疆角,重赴沙场,再卷狂飙!”这是第三层,也是词意的升华处、精彩处福佑卡车。写景乎?写马乎?写人乎?写精神乎?我想,每一个读者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着自己的答案。我们知道,诗不像小说或戏剧那样注重情节的曲折、细节的刻画、典型的塑造、典型环境的渲染等。它主要靠抒情的力量来感染人、打动人,在强烈的抒情中含蕴着思想的启迪。这也正是诗的艺术和魅力所在。
骆阳叶山水画作品
又如《水墨丹霞》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样写道:“绛幕徐升紫幔开,金光一束半空来;神奇画景神人绘,天地丹霞大舞台金叶佛甲草。余超颖”《天地大舞台》诗中的“绛幕”、“紫幔”、“金光”、“画景”(背景)等形象陈列在一起,与“大舞台”十分的相称相谐。读之,你会顿然感到,这“丹霞大舞台”的大戏、好戏就要在天地间隆重上演了似的。真是如饮醇醪,畅快淋漓!类似的短小精悍的小令和七言绝句还有《鹧鸪天·万古金城万古雄》、《茶壶峰》,七绝有《丹梯铁索》、《雨中丹霞》,等等。这些诗词篇幅短小,但却能小中见大,能以小小许胜多多许,细细吟诵,如嚼橄榄,回味无穷。
是的,作者就是这样地为丹霞山引吭高歌,放怀倾情,挥笔赋诗。他把丹霞山的平面与立体、形与神、时间与空间、人文与自然、观赏与感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水乳交融于如椽之笔,为我们谱写出一曲气势磅礴、响彻天地的丹山锦水交响乐。
骆阳叶山水画作品
诚然,我们也看到,诗词吟咏的是同一大景致(丹霞山),有些篇什的内容乃至遣词造句等方面出现雷同现象;有的词(小令)的意境还不够和谐统一。这些也许是更高的要求,毫无疑问,作者通过进一步的努力,是完全可以改善并锦上添花的。
总之,读完《水墨丹霞》,我们犹如又一次徜徉在神奇瑰丽的丹山锦水之中——那丹崖峭壁和碧波游船、那壮丽的日出和悠扬的晨钟、那白墙红瓦的肃穆寺庙和呈现在眼前的千姿百态的景象,真让我们油然而生返璞归真之感。让我们为丹山锦水的壮美秀丽而击节赞叹,也为其辛劳和富有才华的作者真情喝彩!
刘雪庚/中国演讲协会常务理事、广东演讲学会副会长、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原韶关诗社社长。
骆阳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书画家,丹霞书画院院长。
骆阳叶山水画作品
版 权 声 明
文章/刘雪庚,插图/骆阳叶山水画,
供稿/流星,编辑/丹书孙全洪,
互联网注重资源共享,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我们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丹霞书画院] 微信公众平台,
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介书画艺术名家,
打造收藏交流平台,
提升大众审美情趣。
将不定期推出精彩原创,和分享正能量图文。
欢迎投稿,欢迎关注!
投稿邮箱:13992140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