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偶志】帝国最后一支精锐大军之谜-吴启雷国学工作室
帝国最后的精锐大军,章邯刑徒军
晨起读书,翻了三个小时的《资治通鉴》特工下堂妃,顺带也准备下今晚给学生“读史百篇”日课。《资治通鉴》在记录秦末豪杰亡秦的历史时,从两方面进入,一者是以陈胜、吴广起义,继而引起豪杰蜂起,加入反秦阵营。尽管这个阵营中问题很多,比如陈胜目光短浅,刚攻下陈,就自立为王,建立张楚政权。比如政权内部权力斗争尖锐,陈胜派去六国故地组建反秦武装的人,自己自立为王,脱离陈胜的管理,比如赵王武臣。再后期,陈胜被杀后,景驹被立为楚王,又招致项梁不满。此外,齐国复国后,又出现田荣兄弟与齐王建后裔田假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蝴蝶效应,间接导致了项羽杀楚怀王,杰里韦斯特继而北上救赵拉加贝尔,最终获得对章邯的全胜。问题很多,不一一列举,相关的话题,日后我还会写文章来分析。
另一个线索是围绕着秦政府内部展开的。从秦始皇驾崩,二世皇帝胡亥即位开始,司马光写到胡亥、赵高、李斯三驾马车的一致对外——也就是当陈胜麾下将军周文(又称:周章)攻入关中后,章邯临时组建刑徒军将之击败,并乘胜反击,最终击败吴广和陈胜;继而又写了二世收赵高的蛊惑,乱政、杀李斯,直到自己被杀……
司马光的写作逻辑是正确的,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只有将秦末战乱的两派都写出来,才能更好地交待那段历史。
然而,在读史中,我们也能发现很多问题。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最要命的问题,或许是一个又一个古地名。比如,沛、丰、三川、戏、会稽、吴下、上相、下相、东海……这些地名有的保留至今,比如沛县丰县,今日在徐州依旧得见;而有的地名则实在让人费解,如项羽所处的下相。再如李斯之子李由所处的三川郡,这些地名一般读者就很难搞清楚。如果不去读《资治通鉴》对应的相关校注,很难弄清楚。
其实,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即便读了这些校注,要弄清楚也是有难度的。毕竟,《资治通鉴》上校注还是太简单。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名称的沿袭,在传统国史中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历史地理学。
实际上,相关的历史地名,即便如司马家的两本信史《史记》、《资治通鉴》,里面也是漏洞百出。如项羽北上巨鹿,破釜沉舟的之处,其具体河流所指,以及实际的地理位置,两本史书记载都有问题。
若非实地考察,或许未必能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并非简单的故纸堆的游戏。
我在读这些史料的时候,也发现过一些问题,有的问题陆续解决,而有的问题保留至今,确实也没看到过专门的论文来论述这个问题。
比如,关于章邯组建的刑徒军的问题。
一、帝国军事力量的构成
“刑徒军”是史书上对章邯在秦末所组建的主力大军的称呼,这支大军大约三十万人,其组建、作战到灭亡,贯穿秦末战乱的大多数时间。在正式介绍这支大军前,我们先简单分析下统一六国后,秦武装力量的大概情况。
统一六国之后,秦的武装力量一共有这么几支:
1、北击匈奴,修长城的北部军。这支部队有三十万人,统帅是蒙恬,监军是秦始皇的太子扶苏,副将是王离。
2、南部军:秦始皇先后派李信和王翦攻灭楚国。亡楚后,秦军又三次南征百越,并最后将国土拓展到南海边。秦在百越建立了桂林、南海、象郡,将这一地区纳入中央直辖。王翦在南下中病逝,南部军由赵佗统帅。这支部队约有50万人。
3、京师军。这支部队主要任务是卫戍京师,由郎中令军、卫尉军和中尉军组成淑女好逑。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便是以京师军为原型烧制。这支部队是帝国精锐中的精锐。其中,郎中令军人数不多,至多可至一千人左右,但这一千人,大多是皇帝近卫的侍从武官。郎中令主要负责宫廷、门掖宿卫,因此,郎中令军类似于今日美国总统特勤局,都是身怀绝技的中南海保镖,战斗力很强。卫尉军由卫尉统帅,卫尉是九卿大臣之一。负责京城内外宫城以及京师保安、宿卫。总人数大约两万人;中尉军则由中尉统率。中尉主要负责首都内史地区(近畿地区)的军事防御和治安工作,与卫尉正好形成一内一外的局面凋零雄鹰。中尉兼有中央官员与地方官员的双重身份,因为他负责京师宿卫的同时,还得负责京师外围地区的地方军事工作。中尉也是秦帝国九卿大臣之一,位高权重斯马什帕克。中尉军大约有五万人组成。因此,三支京师卫戍部队何在一起,大约有七万多人。但这三支部队,因为军事职能的不同:郎中令军事皇帝贴身侍卫部队,卫尉军是卫戍皇宫的禁卫军,这两支部队人数不多,一般也不太会承担攻城野战任务。但中尉军不同,这是一支可以随时进行攻城野战的精锐部队,是帝国精锐中的最精锐,利刃上的刀锋,甚至国家重大仪式,比如秦始皇下葬,也是触动中尉军负责仪式。更严格说来,中尉军是兵马俑的最原型范本。
4、地方卫戍部队。这些部队,大多不是秦军精锐,即便是,人数也不多。这些部队的人员组成,大多是六国人民,比如那支原本打算去渔阳戍边,后来成为陈胜发家第一桶金的九百人小部队,便是楚国人。
不过需要多说一句的是,上面提到的北部军、南部军和京师军三支正规秦军,其人数多少,史籍记录是有问题的,如今比较通行的认识是,不论是北部军的三十万人,还是南部军的五十万人,这个数字应当是正规军+后勤支援民夫民女构成。这个数字不可能全是战斗部队。
二、高级将领章邯
显然,从上面的介绍里,章邯的刑徒军并非是正规作战部队,起码在秦灭六国难近母,扩张版图的时候,刑徒军并非帝国武装序列中的一员。
至于章邯,此人在秦军高级将领中也非赫赫名将,大家翻看秦灭六国的史料记载,基本看不到灭国大战中有章邯的名字。
论地位,章邯与蒙恬不能比。蒙恬和蒙毅兄弟,其家三代侍秦,颇受秦王宠爱,位至公卿,位高权重。至于灭亡韩国的内史腾,有人认为他就是蒙氏家族的一员。内史为其官名。
章邯跟王翦就更不要比了。王翦实在太厉害,其人有统领五六十万大军的能力。要知道,这个能力也非一般人所拥有。刘邦和韩信曾有一段对话被史书记录下来,刘邦说自己可以统率十多万人作战,韩信笑了,不说话。老刘就问韩信,你能统率多少人作战?韩信说了四个字,“多多益善”。
刘邦不信,以为韩信在开玩笑。但刘邦对项羽最后一战,证明了韩信所言。
刘邦看手里有五六十万人的大军,而项羽只有五万人,于是刘邦架空韩信的指挥权,以十倍力量去围剿项羽,结果被项羽打得惨败。人多,并非优势,如果你不会指挥,那就是劣势。
刘邦这时候知道韩信的本事,让他接过指挥权,结果韩信以十倍力量轻松碾压项羽。
指挥多少人是看本事的。王翦南下灭楚时,一开口就问嬴政要五十万人,结果嬴政嫌人太多了,而李信说他只要二十万人就可亡楚。于是这次竞标的结果三联虹普,李信胜出。可结果呢,李信惨败而归。这时候,嬴政才知道王翦不是胡说,又来找他,王翦一开口就涨价了,你不给我六十万人,这仗没法打。
看看,他敢要六十万人是什么概念?大家觉得王翦没指挥百万大军的能力,敢要六十万人上前线吗?
至于王翦家族,秦灭六国,除了韩国,其他五国皆为王氏家族所灭。这个家族在汉代分裂为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至于琅琊王氏,王羲之就是这家人的杰出分子。
章邯在战前不过是个少府。少府位列九卿之一,按理说官也不小。这个官职始设于战国,秦汉沿置。其职掌主要分两方面: 其一负责征课山海池泽之税和收藏地方贡献,以备宫廷之用;其二负责宫廷所有衣食起居、游猎玩好等需要的供给和服务。少府机构庞大,属官众多,超过掌理国家财政事务的机构和人员们实际需要。
好像这个职务跟军队没多少关系吧。
那为什么要用章邯来打仗呢?
首先是当起义军攻入关中与中尉军交火的时候,秦军在关中地区已经没有更多的部队可以调遣了。至于高级将领,都撒出去了,找谁指挥部队都是个问题。
其次,章邯这个时候跟秦二世建议陈百祥鬼片,可以骊山修陵墓的刑徒、奴隶来组建新的大军。
秦二世也没有别的办法,既然你章邯提出了这个建议,那你就负责实施吧。
正如前文所述,章邯在嬴政时代,几乎没有军功,史书对他记载也很简单,或者语焉不详。根据现存的记录,我们大抵知道章邯字少荣,他在灭国大战中,曾于韩国和赵国作战,有一点小功。对于这段记载,大家可参阅中华书局,1982年版马非百《秦集史》,人物传四之“章邯”的相关介绍。
此后,这支大军击溃了攻入关中的起义军周文部,化解了帝国暂时的危机。
不过,对于这段记录,史书记载实在太简单。比如《汉书 高帝本纪》中就这么一小段:“陈涉之将周章西入关,至戏,秦将章邯距破之。”
《资治通鉴》里的记录也很简单:“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免骊山徒、人奴产子,悉发以击楚军,大败之,周文走。”
这么简单的记录是不可能让我们队这支部队有进一步了解的。
三、刑徒军的谜团
这三十万刑徒军可谓秦军最后的正规军。非但是最晚组建的正规军,亦是听命于秦二世的最后正规军。
然而,这三十万刑徒军却并非清一色的秦人组成。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修建骊山大陵所使用的人力,多为囚犯。而这些囚犯并不是秦国于陕西、四川本土的囚犯。这些囚犯来自全国各地。
始皇帝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刘邦就曾以泗水亭长的身份押解囚徒去咸阳服徭役。咸阳大规模的营建工程无非就是阿房宫和骊山大陵。《资治通鉴》里明确交待,“(刘邦)初为泗上亭长,为县送徒骊山骷髅召唤师。”
至于刘邦反秦的开始,也是因为他押送囚徒去骊山,结果囚徒一路走一路逃亡,弄得刘邦没有办法,也只有反秦逃亡。
这些记载多少能说明和玉种田记,由骊山工地所临时组建的这三十万大军,并非全是秦人。
这支大军击败周文后,出关各地平叛,先后将吴广、陈胜,韩国、魏国消灭,项羽的叔叔项梁也被章邯击杀。这三十万人成为秦末,帝国可堪大用的最后一支大军。
至于南部军,其统帅赵佗,直接切断了与北方的交通联系,没有参与秦末战乱;北部军守御长城,直到章邯攻赵时,北部军统帅王离才率领不到十万人南下支援章邯。结果这一仗却是秦与项羽最后的决战——巨鹿之战。这一仗,秦军失利,秦帝国再无回天之力。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这支刑徒军所承载的是秦人最后的军事希望。从这各角度来看后来的历史发展,我们确实也能感到。
巨鹿之战失败后,章邯往西撤退。但此时的秦帝国内部,正是二世与赵构全面交锋的时代,李斯早已被杀。三十万刑徒军组建之初,那种二世、李斯、赵高三巨头全面支持章邯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此时的章邯,非但战败,又受赵高猜忌,身家性命不保。加之章邯麾下司马欣与项家人有旧交。一来二去,章邯在孤立无援,翻盘无望的情况下,就投降了项羽。至此,最后一支秦军主力消失了。
然而,项羽在西入关中的路上,担心这支刑徒军造反。刑徒军+北部军有二十多万人。而项羽手里不过几万人。一旦进入秦本土,项羽作为客军,人数又少,如果秦军降卒造反,项羽很危险。
因此,项羽在新安将投降的秦军全部坑杀,这就是堪比长平之战后,秦军坑杀赵军四十万事件后的另一次大坑杀,新安坑降事件。
坑降保证了项羽入关的安全,但史书记录也告诉我们,这个事儿直接导致了秦人百姓对项羽的刻骨仇恨。正如前面我说的,这是最后一支承载秦人荣耀的大军。关中父老目送大军外出作战,最终无人生还,原本承载荣耀和希望的军队,最后全被坑杀。秦人百姓当然对项羽有刻骨仇恨三门峡招聘网。此后项羽火烧咸阳,分裂秦地,更让秦人百姓燃起对项羽的一腔怒火。
因此,刘邦与项羽作战莴笋炒鸡蛋,刘邦的军队多由旧秦军将士演化而来。最终垓下分尸项羽的杨喜等五人,史书记载其资历全为旧秦军。
这很能说明问题。
那么汾西矿业吧,问题也随之产生了:
既然这三十万刑徒军并非清一色秦人。那这支大军身上又怎能承载秦人百姓的希望呢?这些六国刑徒的被杀,又怎能唤起秦人百姓的伤痛?而这些来自六国的刑徒,又为何一定要跟那些起义军——那些昔日曾是同胞的起义军搏命?项羽又为何要坑杀这些被秦人奴役的六国百姓呢?
这个问题,我想不清楚。也没看史书记载。算是个大疑团。
第二个问题也很有趣。
起义军将领周文,是陈胜政权中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他能够出奇计,一举攻入关中,打到咸阳和长安之间的戏水河,足见其军事能力的优秀。
周文初到戏水河时,章邯的三十万刑徒军还未组建,他所面对的秦军是守卫京师的中尉军第三滴血。《史记 陈涉世家》中有十六个字记录这段历史:
(周文)行收兵至关中,车千乘,卒数十万纽百伦,至戏,军焉。
数十万大军,一鼓作气攻入关中,为何不再使一把劲拿下咸阳?若非遇到强敌,怕是咸阳早就被周文攻克了。
前面我们介绍的中尉军,应当是在这个时候承担起了首都防御工作,将周文击败。这导致周文无法短期内攻下咸阳。毕竟,周文一路走来,虽然军队持续扩大,但其收编的大多是各地百姓,人多未必就等同于战斗力强悍 。在面对五万精锐中尉秦军时,周文发现西华易班,眼下对阵的秦军并非他此前所对阵的那些秦军地方守卫部队。毕竟从起义开始,起义军一直没有遭遇过秦军精锐的野战部队。
而戏水河边,周文应该感到了秦军可怕的战斗力。周文因此被秦军阻挡在戏水河边,“军焉”巨口鲨。这个时间是二世元年九月。
此后,章邯组建刑徒军,配合中尉军,将周文击溃于戏水河边,逼迫周文退出关中。此后,在河南灵宝地区,又与周文大战,周文再败。二世元年十一月,周文在渑池地区又与秦军交战,这一仗距离灵宝地区大战仅仅间隔十几天。周文最终败死渑池。
然而,从秦二世元年九月到当年十一月,连头带尾只有三个月时间。秦军接连大胜的主力竟然是刑徒军!
真实奇怪!一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刑徒组建的,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演习、战斗磨练,没有军事素养,应当也不会使用秦军各种作战设备的犯罪分子,你指望他们在三个月时间里能够熟练操作秦军自春秋到战国继而统一全国,这几百年时间里发展成熟的作战阵型?这可不是一支三五万人的部队,这是一支人数多到三十万的大军。其规模甚至超过了秦赵长平之战中双方投入的正规军的总和。
三个月时间,一盘散沙能爆发出这么强悍的战斗力来?章邯是怎么做到的?还是周文实在不堪一击,起义军一样没经过正规战争磨砺,经不起人数更多的对手打击?……
各种可能,都是猜测。然而,我以为,若没有训练,且不说大战。即便是让三十万人步调一致,行军而已。这都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可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将这支部队磨砺成如臂使指的精锐正规军,可能吗?
这个问题,我解释不清楚,史书也没讲清楚,估计也是个千古之谜,永远不会有答案了。
暑期福利大放送:
工作室这个暑假,针对不同年段和历史时代,针对中国古代史和中国古代艺术欣赏,开设了多个班级。为了能与更多的孩子分享这些国学知识,欢迎您加入我们免费旁听亚伦格林。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周一:晚上七点半到九点——“读史百篇”,进度:秦末战乱
周二:上午八点到十点——宋代书画艺术赏析
周三:晚上七点半到九点——“读史百篇”,进度:秦末战乱
周六:晚上七点半到八点半——宋代书画艺术赏析
周日:晚上七点半到九点——“读史百篇”,进度:隋杨广篡位。
全部班级均为网络视频互动授课,每个时段,均可安排一到两名学生免费旁听(每人限一次)。
如您有兴趣于中国古代史和中国古代艺术,欢迎加入我们。
您只需转发本文至您的朋友圈,集满10个赞并截图私信本公众号后,即可参加旁听。
吴启雷老师介绍
吴启雷老师文史融合课程推荐
啓靁国学“读史百篇”系列课程持续招生(点击链接,进入介绍)
吴启雷老师美术史课程推荐
延伸推荐系列:啓靁国学春季招生:青少年书画普及系列课程
【招生】青少年国史入门15课
启雷国学专注青少年文史、艺术普及教育18年